5G时代商业模式变革趋势研究报告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负责制定的。3GPP是一个标准化机构。目前其成员包括中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北美的相关行业机构。
5G的好处体现在它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也就是说5G可以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带宽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时延和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
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负责制定的。3GPP是一个标准化机构。目前其成员包括中国、欧洲、日本、韩国和北美的相关行业机构。
5G的好处体现在它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和海量机器类通信。也就是说5G可以给用户带来更高的带宽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时延和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
2019年2月25日,由《智能家居》杂志、数智网、智能头条APP主办的首期优互沙龙·杭州站在控客体验中心巨幕方舟路演空间举办。活动邀请来自控客、鸿雁、聪普、LifeSmart、Rokid的演讲嘉宾,与现场150余位智能圈观众,围绕“AI·全屋智能”热点话题,共同探讨全屋智能的落地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家庭中的I场景的打造。
站在居住者的立场,从功能的角度看家居生活,生活场景和生活动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活场景,即某人某时在某区域做某件事。例如,一家人在餐厅吃饭,男主人与朋友在客厅聊天,小孩在书房读书,等等。生活场景一般公认度很高,与房间的定义直接相关。
生活动线,即某人从一个生活场景转移到另一个生活场景的路线。例如,老人从客厅回卧室睡觉,一起看电影的客人起身如厕,女主人起床后到厨房准备早餐,等等。生活动线一般被分为三种动线:居住动线,访客动线和家务动线。
智能家居的意义在于保证每个生活场景的舒适度,同时关注在生活动线中,切换舒适场景的简便性,还需要确保整宅的安全感。
众所周知,改变环境是由各种操作相对复杂的电器来完成的。而智能系统是依据居住者的要求,用最简便的方式让电器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启停。因此在生活场景中和生活动线上,理解人的要求,了解环境因素,并通知相关电器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对智能家居的基本要求。说穿了,就是将复杂的要求,转化为操作的简单。
那么首先,智能家居怎么理解人的要求呢?这要从人机交互说起。
最原始的该是墙装的控制面板了,为了不强制客户改变沿袭多年的使用习惯,它最有存在的价值,当然改变一下操作模式是必须的,因为它可以直接关联生活场景,在操作中一般不会产生质疑。墙装的控制面板还用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智能系统里,它是最基础的智能控制单元(总线系统的特性),因此稳定性相对最高,当出现系统问题的时候可以作为基础操作。
最离不开的该是手机了,无论出门还是在家,几乎已经是手不离机,丢手机?不太可能了吧!因此手机作为懒在沙发上或赖在床上的补充控制手段,应该不可或缺。手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首要的条件该是操作界面足够“人性化”,即不用学习,拿来就用。补充条件该是快速进入。手机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弥补“忘了”。忘了是否关了(任何电器),可以远程确认,确认没关,可以远程去关。无论你是离开了家,还是到了另一楼层,还是到了另一个房间。
最倡导的该是语音控制了,说句户就妥了。这无疑是伟大的功能,虽然有点絮叨,“听话”该是最被大众喜欢的了。优势显而易见,当然也会并存着劣势。首先要语音唤醒,也就是要叫它的名字,听到它回答“在呢”,它才开始“听话”。其次,如果距离音箱太远,环境噪音过大,都可能会造成它“不听话”或“听不懂”,只能试试走近点,或换一种表达方式重复了。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有可能在你没叫它时,误认为需要播放“音乐”,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然这项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相信不久的未来,它一定是完美的智能生活伴侣。
最期盼的该是多样化探测器的加入了。现有的较比常用的探测器有:人体红外和微波探测器、指纹探测器、人脸探测器、光照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空气质量探测器等等,可分为人体探测器和环境探测器。这两类探测器合理地搭配使用,可以作到“完全自动”,即不用动脑来判断,又不用动手来操作。举个例子:老人使用指纹锁进入家门时,一层开放区的空调开启到25度,一层老人房更衣室的灯打开;而女主人回家时,一层开放区和二层主卧区的空调同时开启到22度,主卧衣帽间灯打开。毋庸置疑,高质量探测器的全面应用,加上大数据的应用分析,才是智能家居的方向,也就是物联网在家居上的应用。但广泛应用的前提是探测器的探测值足够精确,应用位置足够合理,当然外形的美观也很重要。
总之,面板+手机+语音+探测的应用,加上设计师对生活场景和生活动线的把控,就可以得到“智能生活”。
理解了人机界面,就理解了人通过怎样的方式告诉智能系统“我要的场景”,并获取它是否已经正确运行的反馈信息。
对于场景设置,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了解环境。
我们自己虽然可以感觉到亮或暗、冷或热,但即感知不到精确的数据,又不知道对我们健康保障的正确指标。因此如果要让自己生活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必须借助“环境探测器”的参与。依据探测器提供的环境实时的精确数据,加上健康标准指标数值,智能家居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相关电器来优化环境。而居住者只需要“依赖”,不需要“了解”。比如,适合读书的最低照度;适合睡眠的温度,保证健康的空气质量等等。当然还有安全隐患的探测,如火灾,漏气,漏水,漏电等等,也是环境探测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报警提示以确保及时处置。
环境探测,是生活无忧的前提,也是智能家居的必要条件。当然有些探测器可能需要特殊安装,也可能在日常使用的电器中已经存在,只要安装位置合理,就可以收集正确且精确的数据,就可以利用在智能家居的系统中,作为了解环境因素的手段。
智能家居,通过环境探测器这个“感知器官”主动感知环境,如同增强人的五官;通过面板、手机、语音和人体探测器这些“接受器官”来被动接受来自人的需要,如同延长了人的四肢。接下来由“微电脑”将感知和接受到的这些内部信息,同时可能会辅助以来自“云”的外部信息,经过分析后,将优化了的“生活场景”告知相关电器进入恰如其分的工作状态,完成了人的大脑不可能完成的“运算”。
接下来,就该明确“生活场景”了。说得通俗点,就是与生活状态相匹配的电器如何运行,以确保环境在某时某地某人干某事时,安全、健康、舒适。这四某就是生活的四要素,它与场景的设置紧密相关。
①在哪——已经规划好的生活空间: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卫生间等。这些生活空间又分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②干什么——看电视、吃饭、睡觉、看书、如厕等日常生活状态。
③什么时间——白天还是夜里,每天还是每周,冬天还是夏天。
④谁——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成员和临时访客。
对于场景的设置,与生活四要素密不可分。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方法:根据四要素,优化每一个场景的表达方式(名称或图形)——让居住者操作方便,并配置与之相关电器的运行状态——让居住环境安全、健康、舒适。
步骤:从共识的基础场景开始,然后在实际应用中再逐渐精细化到定制场景。装修结束,刚刚入住时,设计师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居住者的生活习惯,设计师要依据大众的生活模式和以往的设计经验,同时要顾及居住者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新手”这一特征,设置“基础场景”。应用中,居住者适应了基础场景的操作,发现了这些场景与个人习惯的差异,察觉了操作的不便,此时精细化地定制就可以开始了。
基础场景,始于“在哪”和“干什么”的相互关联。
例如,卧室一定是用来睡觉的,关联的场景无非是“睡眠”、“起夜”、“晨起”、“离开”,附加的场景也与该与卧室的布局相关联。如果有书桌在床边,当然该附加“阅读”场景,如果有电视机在墙上,就需要“电视”场景。
基础场景,深入于对“什么时间”应用,这部分来自于设计师的经验,及对环境细节的把控。
例如,最简单的当属“晨起”场景了,如果每天定时为早六点,周末的懒觉怎么办!如果公卫有窗,白天的光线足够,同样是“如厕”场景,白天可以只打开排气扇,晚上才同时打开厕灯。至于“会客场景”,如果窗外的风景如画,即便是阳光灿烂的白天也该打开遮光的纱帘,如果别墅之间的距离过近,白天就该关上纱帘,晚上甚至要关上布帘。
基础场景,细化于对“谁”的理解。对于私密空间,在没有充分了解居住者习惯之前,只能细化到居住者的类型:老人、孩子或成年男女。
公共空间就需要着重考虑共识的基础场景。即便在后续的精细化定制过程中,要充分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也该只考虑在手机等辅助界面来完成。
基础场景,必须防患误操作——先本地,再异地,最后异层,以操作的结果能被“看到”为最佳。尤其是在公共空间。
例如,在公卫外,不要设置对卫生间操作的场景,避免有人在如厕时被误关灯。在厨房,不要设置对门外餐厅和起居厅操作的场景,以免新来的保姆按了面板,发现厨房的灯不亮会反复操作。尤其在楼梯口设置“离开本层”时,不要对封闭的房间进行操作。
当然,在智能面板上的操作指示应该尽量明晰,但也只能是场景名称或图形,理解的方式可能会因人而异。因此为了减少误操作,场景设置必须尽量避免误操作。
精细化定制的程度,取决于居住者自己发现的真实困境。只有理解了真正的需求,才能定制出适合的调整方案。
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将生活四要素融入场景设置,先基础后定制,才能让智能家居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让使用者体验到智能家居的伟大。
无论是市场上的设备数量还是安装设备的家庭数量,智能家居在过去十年中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Futuresource Consulting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智能家居设备的全球零售营业收入将达到60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营业收入将有望增至三倍。
这种快速增长与Amazon Alexa、Apple Siri和Google Home等语音助手的普及直接相关。这些语音助手采用了简单直观的控制设备方式,因此它们正在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兴趣。然而它们的内置智能能力有限。
随着智能家居产品开发的发展,工程师需要构建更加适合消费者及其生活环境的产品。为了抓住智能家居设备的新机遇,制造商既要克服复杂的技术挑战,又要同时考虑产品成本和上市时间。
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情境感知智能家居,其应用能够通过传感技术检测用户接近度或环境因素,然后自动响应并适应家庭和环境变化。情境感知应用依赖于无线连接到系统中的传感器,来收集有关家庭、居住者和其他条件的数据,然后在算法和人工智能(AI)中使用这些数据以提高用户与设备交互的质量。这种智能数据的使用水平可以创建智能家居环境,允许用户使用最少的语音命令控制周围区域,并使得智能家居能够更自动的调整它的设备。
新技术使用居住者出席、位置和其他环境信息(例如温度或湿度)来提供情境丰富的应用和服务,预测用户需求并基于状态感知去激活照明、恒温器和其他智能家居设备。这些由人工智能和智能传感器设备驱动的情境感知的智能家居应用只有在芯片级技术增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这些技术增强能够实现更长的电池寿命、更远的通信距离、更强的智能边缘计算、以及更高的安全等级。
新型传感器
智能家居中的情境数据来自家庭中的设备,例如物体感应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温度和安全传感器、以及收集室外数据的环境传感器。
今天的智能家居专注于控制和管理,允许用户和房主去执行命令来打开灯、调节温度、看看谁在家。这些功能基于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各种无线协议,包括Wi-Fi、Bluetooth、Thread和Z-Wave。这些通信协议中的每一种都提供一组功能,而且设备制造商选择的协议能够影响设备在智能家居环境中的操作方式,以及智能操作的能力。
这些无线技术中的每一种都有利有弊。以下是一些潜在的限制:大多无线设备采用电池供电;通信距离短,需要扩展器;较低的处理能力以减少电池消耗。这些限制可能会阻止智能家居真正智能化。室内外的远程设备可能无法到达,电池供电设备(例如无线传感器)可能需要经常更换。
现在想象一下一个采用纽扣电池供电可运行10年的无线传感器,它可以被安装到家中的新位置,并为机器学习引擎提供传感器数据,通过结合有关天气、设备和时间等数据来编程和实现智能应用,该机器学习引擎能够理解周围环境,从而将自适应的自动化带入家庭。这些进步能够使房主获得保险折扣、降低能源费用、并提高家人的安全。
例如,下一代Z-Wave 700系列芯片组将实现更多新功能:更长距离、更低的功耗以支持纽扣电池供电情况下使用寿命达十年、提升的处理能力使更快更节能的边缘计算更加智能。
这些功能能够为尚未实现的新型传感器提供机会。700系列Z-Wave平台的节能远程无线通信将使得智能家居传感器跳出当前的限制,使得智能家居能够延伸到庭院和车道尽头,并无缝覆盖家庭中的多层建筑。该平台极低的功耗将使得新型的小尺寸Z-Wave传感器能够安装到诸如家具内等新位置。
情境感知的应用需要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多内存,以便能够在边缘快速处理决策及复杂的应用,在一秒钟内完成安全融合,且无需协处理器。
在小型电池供电情况下设备能够使用更长时间对于智能化智能家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智能家居的传感器要能够被安装到家庭的干砌墙内,不容易遭受浸水或渗漏的地方,甚至邮箱内。来自这些传感器的信息可以传送到虚拟助手,使其有能力了解家居环境。这种方法有双重好处,即拥有更精准且数据驱动的能力以预测安全风险,以及支持新的智能家居使用场景。
通过邮箱中的传感器,未来的智能家居可以在邮件或者包裹达到后闪灯或发送推送通知。室内环境条件发生异常也可被跟踪以防止危害发生,例如地下室中的传感器可以追踪湿度随时间的变化,这可能指示漏水或霉变。
基础互操作性
情境感知的智能家居依赖于多个设备收集数据,将其无线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然后在接收到该数据后执行操作。例如,Wi-Fi的推出是为了提供连续的数据流,这些数据可以穿过墙壁并将计算机连接到宽带而无需线缆。Bluetooth是为短距离数据传输而创建的,例如在耳机和移动电话之间通信。在物联网之前,两种技术都存在不被重视的因素。例如,传统的Wi-Fi技术消耗较多的能量而不适用于电池供电设备,蓝牙设计用于靠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点对点连接,而不是整幢楼中的无线设备。
使用2.4 GHz频段的后续演变技术,例如Zigbee,也推出了智能产品,这些产品专为各种无线应用而优化设计,例如照明、智能家居和智能能源等。其他技术,如Z-Wave,选择创建生态系统,强调跨品牌互操作性是主要目标。使用不那么拥挤的900MHz频段的Z-Wave采用一组开放的描述符和规则,允许来自任何制造商的不同类型的多个对象之间通过通用语言交互。凭借其强制要求互操作性和安全性的决策,Z-Wave迄今已经能够开发出最大的智能家居产品生态系统。
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设备连接可能不是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他们更专注于每个设备的功能。我们正处于智能家居采用曲线的初期;随着DIY向前发展和房主增加更多设备来创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而不是少数单一设备,互操作性将变得至关重要。灯泡、智能锁和恒温器现在可能不会相互通信,并且可能有不同的应用程序,但如果设备间不能通信,智能家居就无法发展。实现智能交互的唯一方式是在各设备间采用强制安全和通用通信语言。
情境感知的智能家居安全性
对于可连接设备、其平台和操作系统、其通信甚至是它们所连接的系统来说,物联网带来了众多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当关系到了解居住者和家庭成员位置的传感器时,这将变得更加个性化并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鉴于新型智能家居设备功能的覆盖范围,网络安全在物联网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行业的公司正在急于满足提高安全性的需求。
在各种智能家居协议中,Z-Wave建立较早;因此它最注重网络保护,并已经推出了名为Z-Wave Security 2(S2)的安全框架。在S2之前,Z-Wave安全建立在应用层之上。那时它由制造商来落实安全性,然而并非所有制造商都具有相同水平的专业知识,也不都认可安全的重要性。现在使用S2,由于黑客无法绕过安全应用层,因此所有传输都是安全的。大幅提升的安全性直接建立在协议中,制造商可以专注于开发更加智能、交互更强的智能家居产品。
新兴的物联网技术正在推动无线连接和边缘智能的融合。电池寿命为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无线传感器现在可以安装在智能家居中难以触及的位置,这使得物联网系统能够自动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和用户偏好。
今天,美国家庭平均已经拥有6到10台智能设备。 Z-Wave平台的进步将在整个智能家居中实现无处不在且经济的感测,这使得每个家庭部署数十甚至数百个Z-Wave设备成为可能且可行,并且可以同时与当前安装的数百万的Z-Wave设备和网关保持互操作性。
来源:物联之家网
现在,我们的冰箱可以告诉我们牛奶不多了,我们的门铃可以记录我们的访客,我们的音箱系统也可以“意外”地在网上订购玩具,而这些在十年前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我们现在正处于物联网时代,在这里,这些设备已经普及开来,并且几乎无处不在。
物联网通常是指将网络添加到以前未启用网络的日常物品或设备。正如物联网创始企业Nest的创始人Tony Fadell评论的那样,物联网的一个标志是在“不受欢迎”的,有时又很“实用”的设备上工作(比如烟雾探测器、门铃和其他传感器),并通过网络连接添加前所未有的功能。
虽然消费者物联网因智能音箱、电视和家用电器的普及而备受关注,但随着企业利用网络跟踪昂贵资产并优化物流和制造,物联网也已经进入了广泛的企业中。
物联网在设备数量、产生收入和产生数据方面的增长令人震惊,但大多数预测都预计增长还会加速。预计2020年连网设备的数量将增长至500亿台,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销售的年收入将达到1.6万亿美元以上。
但或许最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4 ZB,而2013年仅为0.1 ZB。
在深入研究数据之前,值得花一点时间阐明我们认为哪些是物联网设备,以及哪些不是。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的定义是,即传统上不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哑”设备),但现在已连接到网络,从而启用了一组新的应用。
例如,即使智能手机和电脑支持互联网,我们也不认为它们是物联网设备,因为它们“传统上”就是这样。另一方面,在本文中,支持互联网的烤箱将被视为物联网设备,因为该设备通常没有连接互联网。
考虑到这个定义,物联网市场的增长速度到底有多快?任何市场预测机构都有许多相互竞争的统计数据和预测,但所有这些数据和预测都表明增长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加速。
根据宽带和电视提供商行业协会(NCTA)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连网设备的安装数量预计将增长到500亿台以上,比2012年增长近500 %。
几乎每一个市场预测都显示,该行业在未来十年将增长到万亿美元以上。市场研究企业IoT Analytics的一个更保守的估计认为,到2025年,这个行业将增长到1.6万亿美元。
如果到2025年的1.6万亿美元收入似乎是一个激进的预测,那么请记住,到那一年,麦肯锡估计市场将达到6.1万亿美元,IDC估计7.1万亿美元,思科估计14.4万亿美元。
一个市场如何在十年内从相对较小的产业发展到几万亿美元的大产业?鉴于物联网的目标是用网络替代品取代经济中的每一项资产,该行业正在瞄准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消费者与企业
物联网不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而且还面向消费者和企业设备和应用。虽然消费者物联网设备经常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但企业物联网有潜力改变经济中几乎所有行业的运营。
在消费者方面,什么是最受欢迎的物联网设备?市场研究企业Walker Sands的一份报告显示了2017年美国家庭中各种连网设备的拥有量。虽然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严格意义不算是 “物联网”设备,但它们也包含在下表中以供参考。
虽然不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那样受欢迎,但在美国超过20%的家庭中都可以找到流媒体设备、家庭自动化和智能音箱等最受欢迎的物联网设备。
让预测物联网市场规模变得困难的部分原因是,其中一些类别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以智能音箱为例,几年前几乎不存在的一个类别可能在2018年售出了5600万台,比2016年的销量增长了八倍,这是因为科技巨头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已经进入了这个巨大的类别。
智能音箱可能会成为一个异常快速增长的类别,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例如,电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从“哑”屏幕发展到可以通过直接功能或流媒体设备播放网络视频的显示器。而且有充分理由相信,在未来,几乎所有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消费者设备都会如此。
在企业中,物联网提高效率的承诺,是物联网在未来十年可能成为数万亿美元产业的预测基础之一。三十年前,了解您的资产在哪里,它们在做什么,错在哪里,这些都是成本高昂的问题。如今,鉴于低成本传感器和网络连接的激增,这种问题答案已经司空见惯。
企业中的物联网有三种主要使用情形:
▲监控和诊断:通过实时监控和诊断提高机器可用性。
▲预测性维护:实时获取通知并诊断警报和异常,以加速问题响应,而不会影响生产。
▲工业安全:在设备出现故障之前,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代价高昂的停机时间。
除了个别企业接受物联网之外,我们还看到以物联网为核心的大规模工业项目。研究企业IoT Analytics汇编了一份由1600个已知工业物联网项目组成的列表,并根据这些列表对它们进行了分类:
工业物联网中的最大类别是智慧城市,它通常涉及交通监控、停车管理和其他应用项目,这些项目可以让政府分析其城市的运作情况。排在前三位的工业物联网使用案例是连网工业(非工厂环境中的物联网设备,如采矿作业)和连网建筑(通常使用监控来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
数据来了
无论是面向消费者、企业还是工业,物联网设备本身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正如预期的那样,考虑到物联网市场的急剧增长,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将是巨大的。
IDC表示,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目前正从2013年的0.1 ZB增长到2020年的4.4 ZB。
根据这一估计,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在短短七年内增长了近50倍,这给负责管理这些数据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物联网执行官Steve Wilkes强调了企业因物联网数据爆炸而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
▲数据集成:将新创建的物联网数据与其他企业数据源(如日志文件、消息提示和事务数据)结合使用。
▲数据管理:目前,全球没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满足物联网设备未来的预期数据存储需求。创建一个数据管理流程来决定存储什么数据以及如何访问数据进行分析,这将为这些企业带来重大决策。
▲数据安全:物联网设备可以捕获消费者的高度个人数据和企业的高度专有数据。正如过去十年黑客行为所证明的那样——只要有数据,肯定会有人试图窃取这些数据。
结论
所有人都认为,物联网的增长将是指数级的,同时,预计在十年内物联网市场将从几千亿美元增长到一万亿美元以上。像智能音箱这样一个类别,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市场,现在在世界各地的家庭中随处可见。随着企业投资于资产管理,未来这些资产将越来越具备监控、维护和优化目的的网络功能。
物联网革命就在这里,而且它只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所有这些连网设备都有一个巨大的副产品,那就是数据。创建和部署物联网设备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发现他们不仅在思考如何使用物联网设备,而且还在思考如何处理数据以及如何保护数据免受威胁。
从亚马逊推出第一款带屏智能音箱Echo show 以来,关于带屏智能音箱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屏幕外,带屏智…
2018年对于家电市场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市场的持续低迷也导致家电行业的增速放缓,加上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增量市场有明显的放缓迹象。但是在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布局方面却有着不错的成绩,而这些也将在2019年得到具象的展现。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家电行业整体增速明显放缓,零售额4088亿元,同比增长6.7%。零售而同比涨幅超过10%的品类有冷柜13.1%、空调15.5%、洗碗机38.2%、净水器19.6%、吸尘器29.5%。
在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中,2018年第三季度的家电市场规模同比2017年已经有了5.6%的下降。其中,黑白电、厨卫等大家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下跌8.7%,冰洗合计下跌2.2%,厨卫电器同比下跌4.9%,彩电同比下跌达到了 18.3%,跌幅最为明显。但是与其相反的是生活电器品类得到了14.8%的大幅增长,也展示出了目前国内家电市场的主要发展态势。
细分领域下,伴随着近些年智能手机的快速崛起,电视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领域的崛起也带来了屏幕技术的快速更迭。2018年LG Display在国内设立的8.5代OLED生产线正式建成。主要负责55英寸-77英寸的OLED电视面板生产,自此也形成了韩国与中国的OLED双基地格局。
同时国内电视中的领军品牌海信在尝到了OLED的效果之后,海信选择了加盟并发布了两款OLED面板电视,正式加入了OLED面板阵营,最终也没有逃过“真相定律”的魔咒。自此国内主流电视品牌除了TCL之外已经全部加入到OLED面板阵营,也都成为了LG Display举办的OLED巅峰盛会的座上客。
2018年CES 展会上,三星率先带来了全球首款8K分辨率电视。2019年的CES展会,国内主流电视品牌成为了8K分辨率电视的主力军,创维、康佳、长虹、海信等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8K分辨率电视以及全新的电视面板技术,为电视技术的突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这些提前做好的准备相信会在2019年迎来新的爆发期,也将促进市场对于新产品的购买欲望。
白色家电方面,洗烘一体机却在国内市场迅速蹿红,这种源于国外的健康生活意识也在中产阶级中迅速蔓延开来,在《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三季度报告》指出,国内第三季度的独立干衣机、洗烘一体机均出现了明显的爆发式增长,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0%以及40%,线下零售额也达到了50%和30%的增长。在增幅方面,线下市场的增幅要远高于线上市场,以10KG的洗烘一体机举例,线下份额占比达到了17%,这个数字是线上市场的近三倍左右。证明对于家电类产品来说,线下市场的亲身体验、接触要比线上的数据、参数更能激发购买欲望。
由于洗烘机目前还处于国内市场新入局的产品,整体的技术还是有很大的突破创新空间,再加之整体偏高的售价也让很多消费者对其报以观望的态度。相信在2019年随着更多的家电品牌入局洗烘产业,也将带动这一产品类别在国内继续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健康的生活新理念。
与电视、白电领域产生明显差别的则是智能生活领域,得益于85后、90后年轻用户的购买力持续加强以及对于科技生活的追求,很多智能产品已经成为了家中的新的宠儿,最好的例子就是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以及加湿器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增幅,也证明现代消费者对于个人健康以及家居环境的高品质追求。
尽管仍有增幅,但是相比于前两年的增幅动辄破百以及几十而言,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和净水器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这也导致很多曾经的明星产品已经从我们的关注列表中消失,业内哀嚎一片。而在2019年相信这一现象将继续加剧,空净产业的冬天也将真正到来。
综合来看,2018年度是很多产业的蛰伏期,更多的是在积攒能量、洞察市场以及消费需求,寻找新的爆发时机。这其中就包括电视、白电这些传统的家电产业。而对于新出现的智能化家电产品来说,2018年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年份,加湿器、净水器、扫地机器人成为了很多家庭购入的新型科技产品,也真切的体验到了智能化科技带来的乐趣。但是这一波购买潮流过去之后,也将是考验产业对于存量市场刺激消费能力。
在2018年的数据当中,高端市场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成为用户选购的主要范围区间,而这一情况在2019年也将持续下去。随着人均生活水平和品质追求的提升,中高端市场将成为一二线城市更主力的消费阵地,而三四线城市则向着中端市场迈进。这也迫使品牌只有对于技术的不断探索和深究以及对于市场风向的精准把控,才能在2019年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仍旧保持增长的态势不变,对于产业和市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将让2019年变得更加精彩。
智能传播的发展演进与未来趋势
随着智能终端和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是报道者、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是网红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传媒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运行方式、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未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人类的感和知都会衍生出不一样的味道,对同一事物的看、听、触、嗅、味、思都会呈现出与先前不一样的秩序,这种新的认知机制将会变得更快、更立体、更饱满、更富有多样性(包含负面性、欺骗性)。对此,要加快智能传播的发展,不仅要继续深化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要提高新形势下传播理论和用户体验的分析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闻传播行业颠覆性竞争格局的出现。
无论是纵观古今,还是展望未来,各种智能传播系统始终都是一个完整的人-机-环境系统,大数据、智能化、移动网络、云计算等各种智能传播技术都不可能是完全无人的,只不过是人由前置转为后置,由体力变为智慧,由具体执行变为筹划操作,其中必将涉及到复杂的人机交互及混合问题。对于未来的智能传播变化趋势而言,单纯的人工智能或人类智能都不会使其发挥到最大效能,而两者的结合—人机智能的融合终将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
客观地说,智能传播是一种加快、加深人自我认知的新途径、新方式。它的出现使得人们主动、被动地突破各种旧我边界的速度提速了,实现了更多时空下新我的态、势、感、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使得数据与信息(有价值的数据)、知识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出现了数+信+知的新型混合输入形式,进而使得知识图谱(知识就是用理性区别事物的是非曲直,鉴于知识忽略了对感性的使用,所以知识图谱仅是局部的理性世界反应)中的对象、属性、关系从静止不变的标量变成了随机动态的矢量,并不断衍生出新的知识、活的知识来。未来智能传播的最优存在形态可能不是个别的传播平台,而是系统网络性的平台,更有可能是横跨各不同人机环境系统的综合联动体系,并且该体系还会不断地自主优化升级。
智能传播中人机环境系统融合的关键还将包括:一多分有灵活弥聚的表征达成、公理与非公理混合的推理方式、直觉与“间觉”交融的决策机制。首先,通过人的价值取向有选择地获取各种数据,在这个输入过程中不仅是客观数据与主观信息的融合,还应该结合人们的先验知识和条件;其次,在人机信息/数据融合处理过程中,人加工的非结构化信息框架(如自然日常语言)会渐变为结构化一些,而机处理的结构化数据语法则会非结构化一些,这个过程不但要使用基于公理的推理,并且还需兼顾结合非公理性的推理(如情感、意向性等),使得整个智能传播过程更加缜密合理且富有人性化;最后,在决策输出阶段,人常常是由脑中若干记忆碎片,与感觉接收到的信息,综合在一起,跳过逻辑层次,直接将这些信息中和的结果,反射到思维之中,形成所谓的“直觉”,其结果的准确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判断能力,而机器则是通过计算获得的结果——“逻辑”进行间接评价,这种把直觉与“间觉”相结合的独特决策过程将是人机融合智能传播输出的一大突出特点。
如同人工智能当前还没有共识的定义一样,智能传播除了应用领域比较明确之外,现在也没有共同一致的概念,将来可能也很难产生一致公认的普适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容易归纳概括的名词,凡是涉及到人的行为,尤其是智能行为,更是变化多端、很难预测;另外,未来传媒的传播方式、机理、手段也会日新月异,所以智能传播可能是一个非定义项,其确切的含义无法通过三言两语能够描述清楚。
但是世界再复杂,情境再捉摸不定,也总有蛛丝马迹般的端倪会出现。美国、欧洲各国在新财年的预算中将持续加大对自主系统、情报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机器人、自动化及情感计算技术的投资强度,研究出支撑智能传播技术应用的算法,提升人工智能、自主技术的水平,将成为决定上述各主要方向技术在智能传播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众多公开信息分析不难看出,当前世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美国对智能传播领域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其主要着力点两部分:一是机器学习,二是自主系统。机器学习就是形式化的(程序规范性的)代表,描述一个规则的事态;自主系统就是意向性(非形式化、事实经验性的)的特点,描述一个可能的事态。形式化推理就是将命题的逻辑联接符号化,然后规定变形规则,进行公式间的转化变形,可以用来表达理性推理。非形式化的推理就是不借助符号,而是直接通过自然需要来进行语句间的变换,这部分主要涉及感性判断,研究初期这两部分可能会各自为战、分头突进,但假以时日,这两研究的真实意图可能就会和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越发一致起来:人机融合智能系统。这也说明了智能传播的可见未来既不是单纯的机器学习,也不是可爱的自主系统,而很可能是结合人机各自优势的融合智能,若凝炼成科学问题,本质上就是要回答认知和计算的关系,以及人类智慧和机器的类人智能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人交流的语言是能指与所指混合的复合载体,而目前的人机交互则是能指型单一通道,所以这就导致了当前的智能传播还没有出现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也许不远的未来,人机智能传播会在能指和所指之间还会形成一种能所+所指的折中交互方式,以利于联系人与机的智能传播体系发展。
另外,当前人机融合的智能传播面临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表达?
人既有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机(机器、机制)同样如此,如何把不确定性的一面转为相对稳定的确定性加以使用,这是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确定性+机的确定性比较好理解,人的不确定性+机的确定性、人的确定性+机的不确定性、人的不确定性+机的不确定性难度会依次递增,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是智能传播中的人机之间有机融合过程。
智能传播大环路中的机器常常是基于大量的正确样本进行训练的,而人类则是基于少量的正确或错误样本进行学习的。机器学习的结果比较容易产生局部最优(也许这也是数学本身的不足,如蚁群算法),而人更擅长把握整体最优。机器学习(形式化)调参很难,人类(使用意向性)相对比较自如。更重要的是,在智能传播过程中,人类的学习不但能建立起一种范围不确定的隐性知识,还能建立起一种范围不确定的隐性秩序/规则,人因此所起的作用是“创造意义”,而非“获得意义”。虽然,机器学习也可以建立一定范围的隐性知识、秩序,只不过这种范围比人类学习建立的范围要小的多,而且可解释性更差,容易出现理解盲点。知识的默会性足已造成很多不确定性,规则的内隐更使得交互复杂加倍,其根源主要在于智能传播过程中各个交互对象(人、机、环境)具有“自己能在不确定和非静态的环境中不断自我修正”的能力。
智能传播的不确定性是由于表征与推理的可变性造成的。其机制背后都隐藏着两个假设:程序可变性和描述可变性。这两者也是造成期望与实际不一致性判断的原因之一。程序可变性表明对前景和行为推导的差异,而描述可变性是对事物的动态非本质表征。
2018年8月11日,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Thomas J. Sargent在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上表示:“人工智能就是统计学,只不过用了一个很华丽的辞藻。”,在智能传播过程中,这表现在构成人工智能+传播的两大基础:人类和机器的感知/推理根本上都是统计概率性的,即各种归纳、演绎、类比等逻辑推理过程里面存有大量的漏洞和缺失,所以归纳、演绎、类比等推理机制都有升级的空间和余地。
对智能传播中的人而言,机就是延伸自我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认知自我的一种手段,通过机的优点来了解自己的缺点,通过机的缺点来明了自己的优点,然后进行相应的补偿或加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人机融合智能传播还不是一见钟情,这是因为缺乏双向性的感知与觉察,更多是主从相声似的人机交互,尽管还并不那么尽人意,捧逗还存在失调失配,但未来仍值得期待:毕竟人在发明机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发现着自己本身。
简而言之,要解决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问题首先要打破各种认知惯性,突破传统的时空关系,进而把人、机各自的感知图谱、知识图谱、态势图谱融合在一起思考。
2、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理论体系建构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不无深意地说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其实这不仅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对智能传播而言,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基本问题。哈耶克在其1952年出版的名著《感知的秩序》(The Sensory Order)一书的序言中也曾写道:“完全解释我们心智形成的外部世界图景的不可能性,意味着永远不可能完全解释’现象的’外部世界。”。这段话说明了思维问题的重要性,进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思维的难解释性和存在的不稳定性。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简称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也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这个问题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许多著名哲学家纷纷介入,但终未有效破解。如果说休谟之问中的事实(being)是很难推出价值(should)来的,那么人机的结合则可以打破这个困扰多年的哲学和智能命题:人意向性认知所形成的价值观与机器形式化计算产生的事实性交互所迸发出的火花足以照亮主客观之间黑暗的通道。
1968年图灵奖获得者理查德·哈明就说过:“计算的目的不在于数据,而在于洞察事物。”计算机的本质就是通过数理反应心理和物理规律。玻尔也说过:“完备的物理解释应当绝对地高于数学形式体系。”认知的核心是智能,是洞察事物,所以计算属于认知,但认知却不等同于计算。智能传播的目的也不在于数据,而在于洞察事物,其中人机融合就是要自然地生成出这种洞察机制,进而实现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从知识角度看,波兰尼曾把知识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可以表述,属于格式化的符号系统。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可体验领悟,属于非格式化的意念系统。借用麦克利兰的“冰山模型”一词,我们不难看到,在人类知识中,科学部分(尤其是技术)在水面上,必定是显性的,可考核衡量;人文部分在水面下,则在显性中包含隐性,其价值由隐性知识决定,是不可衡量的,最核心部分在无意识层次,当事人自己都难以觉察。隐性知识在技术层面为“秘诀”,在认知层面为心智。人机思维可以在发现和体验显、隐性知识结合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对智能传播而言,无论显性知识学习还是隐性知识理解,都不外乎是为了精确地感知、正确地推理和准确地预测,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大家司空见惯又望之兴叹的智能核心概念之一:态势感知。
我们研究发现:态,形也;势,上也;态势,形而上,道也;感,觉也;知,察也;感知,觉而察,可道也;态势感知,道可道非恒道也(默会的道);深,大也;深度态势感知,即大道无形也。弗雷格曾区分了观念(ideas)和含义(senses)两个概念的涵义,他认为观念是心理的、主观的和私人的,本质上不能用于交际,因此不是通过语言交际所公用的共享意义的一部分。他还认为,一起构成思想的含义与人类心理没有关系,是远离主观的。含义和思想是非心理的、公用的、客观的,并且可用于交流的,它们都能成为语言表达的意义。这一区分是达米特所谓的“从心智中挤压出思想”,它实际上也是所有欧美语言哲学的根由。摆脱心智的思想是客观的,它们可以根据与世上事物的直接对应关系加以描述。态势感知中最困难的两部分,一是怎样把主观私人心理的“势”(如生成、传播“围魏救赵”之势)转化为客观公用非心理的“态”(如围、魏、救、赵的各种状态参数);二是怎样把主观私人心理的“知”(我与赵、魏之间的关系)变换成客观公用非心理的“感”(围、救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从态空间进入到势空间,就是从数据特征空间进入到信息(特征)向量空间,就是从逻辑空间进入到非逻辑空间,就是从形式空间进入到意向性空间,也即从语法空间进入到语义空间,这种不同空间的进入所产生的误差表达公式,就是未来要建立的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深度态势感知理论体系。
《孙子兵法》所说的“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智能传播中的深度态势感知关键于三处,一是深,二是知,三就是这个势;所以深度态势感知可以简称为:深知势。这里的势不是状态(参数)的样子,而是带有意图指向的加速度变化过程,就像那块千仞之山上的圆石一般。这种态势感知包括人的态势感知和机的态势感知两部分,对人而言,一般是态势交融,态中有势,势中有(新)态,感中有知,知中有感。众多的智能传播情境中,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了再进行,如何以偏概全,以局部解全局,见滴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窥斑知豹,以小映大,这也是深度态势感知研究的瓶颈之一。深度态势感知同时也体现在把平台、系统、体系各级别态势感知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可控的智能传播是从势到态的管理,不可靠的智能传播是单纯的从态到势的感知。汉语里的态势与英文不同,situation=state+trendy,态里的客观性、逻辑性多些,如车马炮,上下左右,天时地利等;势里的主观性、非逻辑多些,如塞翁失马、围魏救赵、人和众拥等。当然,人对相同态和势的感、知都会不太一样,而且人的态可能就包括了机器的势,进行了相应的预处理。目前,智能传播中的人机融合过程里,态面临的困难是形式化符号如何准确的表征,势对应的瓶颈为意向性如何完整抽象提炼;感遇到的麻烦在如何反身性主动获取,知直面的阻碍于局部-全面关系的如何转换,以及人的态、势、感、知如何与机器的态、势、感、知相融相合?! 智能传播中,对“态”而言本质是表征的问题,尤其是静态的表达,侧重于感形(客观存在being),感己感彼;对“势”而言本质是理解(构建联系)的问题,尤其是动态的会意,侧重于知义(值得、应该should),知己知彼;由态到态的交互过程,没有智能的出现,得“形”失意;由态到势的交互过程,亦即数据在流动中生成信息知识(形成价值性)的过程,也就是智能的产生过程,得意忘形。态势如同散文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态散而势不散,态散势聚,得意忘形,得势忘态。所以智能传播中人机融合理论体系建构的基本核心就是建立起智能的人的情、境、意、识+机的态、势、感、知协同机制。
3、智能传播的主体性与伦理
智能(包括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人”学,就是从人的智能模仿开始,具体表现为:输入是模拟人的各种感觉的传感器信息处理,处理是仿真人的各种推理方法,输出是师法人的决策行为过程,而在整个的智能程序中,最终还是人起作用、为人服务、向人学习!
智能的实质就是适应性交互(不一定是自适应,还包括他适应的混合),传播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之间,利用一定的媒介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传递活动。而传播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分享过程,双方都能在传递、交流、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分享信息,在双方的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取得理解,达成共识。不妨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智能传播的实质就是颠覆性以往的交流交互方式,包括自我、人人、人物(机)、人物(机)环境等方面,君不见历次革命: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网络)、智能机、人+机等等莫不如此……
智能传播的重点是人的变化而不是僵化,即加快了人的反身性(就是人与传播的相互影响)和自否性(进化迭代的过程),自否定(自由)和反身性 (反思)构成了人机智能传播的人文性,包括能动的创造性。机器从不会自否定和反身性,人会!人的态、势、感、知中都包含隐性的自否定和反身性成分,机器没有这种机制,一根筋。人可以既是又不是,是“关系”而不是“属性”。罗素也曾指望通过对“既是又不是”的两个“是”字的语义区分来排除悖论、矛盾,如说“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又不是人”(不等同于人),此中前一个“是”意针着具有某种“属性”,后一个“是”则意味着“等同”,两个命题讲的不是一回事,构不成逻辑矛盾。若“态”为“是”(being),那么“势”即“应”(should),从认识论角度,“态”或“是”就是从描述事物状态与特征的参量(或变量 )的众多数值中取其任意值,“势”或“应该”就是从描述事物状态与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其最大值或极大值。从价值论角度,“态”或“是”就是从描述事物价值是状态与价值特征的参量(或变量)的众多数值中取去其任意值,“势”或“应该”就是从描述事物的价值状态与价值特征的众多数值中取其最大值或极大值。 价值是智能传播中人机态势感知的核心,其体现已不再是原有的产生过程,而是人机环境系统的共同作用而生成的显性和隐性部分,隐性部分更值得深思。抽象符号间的联系不能产生知识和意义,形式符号系统的语义解释和知识建构何以内在于系统而不依赖于人的定义,应该是未来智能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这涉及到一个主体的生成。势是(人物环境)各部分之间的一种价值秩序和结构.是一种主观方面的“内外相应”心理作用,所以有人说,“势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察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里见出一种不同的势。”不过这并不否认势与“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秩序和结构”有关,只是肯定对象的形式因素要适应人心的特殊构造,才能产生势觉。势的本质为事物的杂多状态与它的内在本质的协调一致性表征。势产生的原则不在于客观的规则逻辑和状态的概率计算,而是只在个性方面有意义和显出特征的东西。其最高原则是从显出特征的东西开始,达到意蕴——小信息弱概率的大反映强运筹。能够用感性表达理性,用虚拟诱导现实,用should实现being。总之,势是人们理念的感性价值显现。
伦理一词,英文为ethics,一词源自于希腊文的“ethos”,其意义与拉丁文“mores”差不多,表示风俗、习惯的意思。西方的伦理学发展流派纷呈,比较经典的有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伦理流派、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伦理学流派、斯宾塞的进化论伦理学流派还有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伦理学流派。其中存在主义是西方影响最广泛的伦理学流派,始终把自由作为其伦理学的核心,认为“自由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我国,伦理的概念要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周易》、《尚书》已出现单用的伦、理。前者即指人们的关系,“三纲五伦”、“伦理纲常”中的伦即人伦。而理则指条理和道理,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西方相似,不同学派的伦理观差别很大,儒家强调仁、孝悌忠信与道德修养,墨家信奉“兼相爱,交相利”,而法家则重视法治高于教化,人性本恶,要靠法来相制约。
一般而言伦理是哲学的分支,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对其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伦理不但可以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一种潜在的价值观来对人的行为产生制约与影响。很难想象,没有伦理的概念,我们的社会会有什么人伦与秩序可言。
通过以上的讨论与分析,笔者认为,人工智能还远没有伦理的概念(至少是现在),有的只是相应的人对于伦理的概念,是人类将伦理的概念强加在机器身上。在潜意识中,人们总是将机器视之合作的人类,所以赋予机器很多原本不属于它的词汇,如机器智能、机器伦理、机器情感等。在笔者看来,这些词汇本身无可厚非,因为这反映出人们对机器很高的期望,期望其能够像人一样理解他人的想法,并能够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交互。但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人的伦理中可以进行结构化处理的部分,因为这样下一步才可以让机器学习,形成自己的伦理体系。而且伦理,正如前面讨论的,是由伦和理组成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含义,而“伦”,即人伦,更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大的文化依赖性。更重要的是,伦理是具有情景性的,在一个情景下的伦理是可以接受的,而换到另一种情景,就变得难以理解,所以,如何解决伦理的跨情境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就智能传播的人机环境交互而言,机指而不仅仅是机器,更不是单纯的计算机,而且还包括机制与机理。而环境不仅仅单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更要涉及到人的心理、体验环境。单纯的关注某一个方面,总会做到以偏概全。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更加关键的是机制与机理的与时俱进。因为两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技术发展过快,而机制并不完善,就会制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就有点这个意味。现在的人类智能的机理尚不清楚,更不要提机器的智能机理了。而且,目前机器大多数关注人的外在环境,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机器从传感器得到的环境数据来综合分析人所处的外在环境,但是却很难有相应的算法来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认知环境,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意向性,具有动机性,这也是目前机器所不具备的,也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对于智能传播的发展而言,机器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发展,更是机制上的不断完善。研究出试图理解人的内隐认知行为的机器,则是进一步的目标。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智能传播中的人机环境交互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是智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既包括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也包括机器与人、机器与环境及人、机、环境之间关系的探索。与很多新兴学科一致,它的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近些年,依托着深度学习的兴起,以及一些大事件(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产生,人们对人工智能本身,以及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的兴趣陡然上升,对其相关研究与著作也相对增多。但是,可以预期到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离我们设想的智能程度还相去甚远,且自发的将人的伦理迁移到机器中的想法本身实现难度就极大。而且如果回顾过去的话,人工智能总是在起伏中前进,怎样保证无论是在高峰还是低谷的周期中,政府的资助力度与人们的热情保持在同一水平线,这也是一个很难回避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目前的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不仅仅要考虑机器技术的高速发展,更要考虑交互主体-人类的思维与认知方式,让机器与人类各司其职,互相促进,这才是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的前景与趋势。
4、智能传播的法律规制
动物的智能更多是生理性的,人类的智能除此之外还有心理性和社会性。德国有句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生命的另一半就是非秩序。现代电工学有个名词叫做“击穿”,就是在高电压下绝缘体会变成导体,人类也有一种逻辑击穿能力,即在一定的情境下,把理性的逻辑思维变成感性的非逻辑直觉行为。
在韦伯那里,道德被视作为局限于一定时空情境中的德性;它不可能超越时空而凭借逻辑被证明为普适原则。在现代西方的法学和哲学中,普适主义vs. 特殊主义,法律vs. 德性,其实是一个最基本的分歧。
道德中的道是道路,德是得到,道德就是通往得到的道路;仁是人,义是应该。仁义道德就是人应该走向获得的路!实际上是感知觉的一种深度概念抽象加工,是一种直觉化了的认知框架结构,是一种无意识化了的深度态势感知,即符合内在道德要求的为刺激—反应快模式,而不是理性的刺激—选择—反应慢模式。
把数据变成信息的过程就是产生定向理解的过程,而把信息变成知识的过程就是更小范围的定向理解过程,这是一个聚合过程;反之,若把知识溶解为信息、把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就是一个泛化联系、弥散理解的过程。这一来一往就是一个弥散聚合过程(简称弥聚过程),人与外部世界交互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弥聚过程。
去掉数据的物理性是一个瞬间的极其复杂过程,其意义不亚于石头变猴的过程:把一个死沉沉转为一个活生生,把一个无价物化为有价值,把一个有限变为无限,把一个无味道生成有意义,翻天覆地、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不可谓不巨大!这也是人类主观形成的过程,即: 人可以发现未来的动向并利用过去影响它现在的进程。犹如去掉人身上的动物性一般,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刺激—选择—反应,中间的那个选择就是主观产生的源头,智能也许就是人性—非动物性。有些动物身上也有人性。
感/知的不是该物之自然属性之和,而是展现着该物时间性、历史性的“意义”。“界限”是让交互更有秩序,于是规则、概率、知识、信息、数据、规范、法律、道德都是这种“界限”的秩序表达。例如“张三把李四打了,他进了医院。”与“张三把李四打了,他进了监狱。”两个事实,就存在着人机不同的理解“界限”,某域的“态势感知”服从于局部的“界限”,遵守了某一种“秩序”,才能进入另一个时空中的“界限”。那种建立“统一”“跨域”的理想,其实就是打破局部领域的“界限”“秩序”,便成为“深度态势感知”。很多态是形不成势的,态形成势的过程就是智能元素成分浮现的过程。
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将很容易“操纵信息”,且不留痕迹,在军事领域,信息操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今的不同点在于,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操纵的规模会更强。法国《欧洲时报》2018年9月6日报道称,法国国防部在当地时间9月4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这将造成极大的混乱。法国武装力量部长弗洛朗丝•帕利表示,“整个社会和政治体制都有可能被撬动”。报告尤其提醒注意图片、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带来的威胁,称这些软件“能让任何人讲出任何话,而且不容易辨识”。报告指出,通过数码修改视频里的人物面部,按照修改人的意愿,让他们讲话或做事,这样的加强版假视频,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可信度。报告还指出,修改公众人物的言论将变得很容易,并能发送20多个修改后的版本,“跟真的混在一起,能混淆视听”。报告预计,因为制作成本低,而且被抓住的风险也低,操纵信息的行为会越来越多。平心而论,“界限”是让这个世界更有秩序,于是规范、法律、道德都是这种“界限”的秩序表达。“自我”有必要服从于这一个“界限”,即遵守了某一种“秩序”,才能进入另一个时空中的“界限”。
在哈耶克的浩繁著述中,也许“自发秩序”四个字最为重要。重要在哪呢?自发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源泉,也就是说,社会秩序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人为创造的。想象一下远古时期,没有国家,也没有今天这么复杂的社会秩序,质朴的人们只根据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行为,他们在长期的互动和磨合中形成了习俗和惯例。如家庭之礼或乡规民约。这就是最初的社会秩序。习俗和惯例的特点是,它们是芸芸众生创立的。当然现代意义上的“自发秩序”已非彼时的“自发秩序”,人类经历了思想启蒙、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智能萌动等过程,这些变化已使得哈耶克曾划分的“人之行动”和“人之设计”开始了混合、融接:几乎所有习俗或惯例既包括人们有目的创立的,还包含他们的“非目的行动”的结果。当前,所谓“人为”不仅是指人的行动,还指人的设计。正如,人类感觉的秩序是自然+人工的一样,人的非目的的行动也是自然+人工的。立法机关不但要发现法律,还要积极创造更人性化的法律。海德格尔有句名言,叫“不是我说话,而是话让我说”。这里的“话”,不在普通语言学意义上来理解,不是语言学的形式规则,也非语言学的意义,而是有内容(什么)的“话”。在已然与未来的智能时代,说话与话说一定要紧密地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智能传播的法律法规才能顺势而为、自然制定,进而更好地保障整个社会秩序和自由的秩序。
正如我们所知,物联网正在改变世界。多年来,业界一直在谈论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样子,以及随着越来越多的事物变得联系起来,我们的生活可能会有所不同。
未来不再仅仅是一个愿景,今天它正在变成一个令人兴奋的现实。 随着我们进入2019年,以下是我们在AT&T看到的一些物联网趋势和预测:
1.第一个主流的自动驾驶“事物”可能不会是汽车
拖拉机和农场设备,采矿机,无人机和机器人等重型机械将引领第一波自动化浪潮。虽然自动驾驶汽车最终可能成为道路上的主要装备,但这种现实还需要很多年。而这些机器将提供早期试验场,并将为未来的大规模自动化铺平道路。
2.城市将使用游戏化来鼓励公民参与城市管理
智能城市将通过新的方式使用网络技术来吸引公民,例如游戏化。如按时支付水费,回收物品,报告故障路面以及乘坐公共交通而不是开车等等,城市居民将获得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将可兑换服务折扣或VIP访问城市活动等等。
3.我们将超越连接的东西延伸到连接空间和连接体验
从体育场馆到娱乐区到交通系统,连通性将成为粉丝和当地居民的关键区别。当您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赛事或音乐会时,能够识别到最短的特许路线,或找到并支付最近的停车位,或订购商品并将其交付到您的座位,而所有这一切都将通过您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
4.视频传感器技术将增强物联网数据洞察力
近实时图像与近实时数据相结合,提供了企业资产和流程的三维视图。 采用视频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战略一部分的公司和城市将具有改进运营,节省时间和金钱以及提高公共安全的能力。期待监控即服务和检查即服务模式以获得牵引力,并期待新一波多用途物联网设备,其中包括支持蜂窝网络的摄像机。
5.制造业,医疗保健和公共安全有望成为5G的早期受贿罪
智能工厂将连接整个供应链,从而彻底改变制造流程。医患关系和我们认为医疗保健的传统方式将会改变。 最先的响应者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和救生能力来保护公民。
6.物联网解决方案将是帮助企业通过节约用水,减少能源和燃料使用以及降低碳排放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城市将采用物联网解决方案,旨在改善环境和社会,以实现更大的利益。 资产和车队管理解决方案等工业物联网应用将实现巨大的效率,并有助于减少制造,运输,物流和能源等多个行业的排放。
7.全球范围内低功率广域网采用将促进物联网设备的创新和大规模部署
较小的设备,更长的电池寿命,集成的SIM,频谱效率和更低的设备成本以及运营商级安全性将使新的物联网设备和服务成为可能,因为窄带物联网和LTE-M网络成为2019年物联网连接增长最快的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创新的定价和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8.数据共享经济将继续增长势头
除了房屋,汽车和摩托车之类的消费者共享经济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寻求分享有价值的数据。 企业将处于一个允许合作伙伴、供应商、制造商和其他第三方以可信和高度安全的方式从不同信息源共享数据和见解的环境中。数据共享和高级分析将是实现物联网价值最大化的关键。
9.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将融合,产生资产与流程的数字双胞胎
低成本传感器,AI和5G网络将允许客户创建其物理设备和流程的虚拟,基于软件的副本。这意味着用户,制造商和设计人员可以获得近乎实时的信息并采取行动,而无需直接近距离处理。 汽车,城市和制造设施等数字双胞胎将带来新的运营效率和收入来源。它们还将帮助工程师在其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验证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