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电视三重门:片源正版化寂寞前行

4kk

每每谈及4K电视,网友总是骂声一片,虽然骂法不尽相同,但中心思想都是一样的——连片源都没有整天说个毛4K电视?如今的情况是4K片源也正在飞速普及中,但网友还是不买账——5块钱包月,永不过期,贵了免谈!你以为在谈硬件,其实网友再跟你谈内容,你以为在谈内容,其实网友在谈习惯。说起4K电视普及,用户使用习惯永远是最绕不过去的第三重门。

硬件层面:价格下降促进4K电视渗透

据Display Search全球电视预测报告显示,2014年4K电视的出货量有望自2013年度的190万台增长至1270万台,增幅超过600%,其中中国大陆的占比预计达到78%,是4K电视最大的市场。还有数据显示,4K电视市场的占有率在2013年增长了133倍,预计到2014年末4K电视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20%。

其实类似的数据无需赘述,做为电视最新的显示技术,4K能否普及毋庸置疑,我们需要关心的只是普及速度如何而已。虽然4K电视在发展初期确实遇到了片源匮乏的状况,但实际上全高清电视推出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硬件设备的发展势必要领先于软件内容的发展,PC行业曾被鼓吹的性能过剩论其实到了电视行业也一样,性能过剩永远是个伪命题。

据奥维咨询数据显示,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4K电视的渗透率已经从1%增长到了18%,虽然这个数据的增长得益于更多小屏4K电视的推出,但不论是大屏4K电视还是小屏4K电视对于观赏体验的提升都会有的。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就曾表示,即使没有4K片源,就现在有线电视提供的高清信号720P而言,同样65寸的超高清电视,在客厅正常观看距离内,要比65寸普通高清电视清晰不少。

NPDDisplaySearch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全球电视出货量和预测季度报告显示,到2017年,4K面板在50寸及以上液晶电视中的占比将达到93%,NPDDisplaySearch认为,如果4K电视面板能成功用于40寸等较小尺寸,那么4K电视将得到更快速地发展,三星、海信、联想等诸多厂商推出小屏4K电视的事实也成为了NPDDisplaySearch观点的最好佐证。

内容层面:索尼真正带来原生4K影片

4K电视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吐槽,吐槽的重点则在于有4K电视没4K片源,4K电视完全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窘境。事实也正是如此,看电视是用户购买电视的第一用途,但目前别说4K电视信号,就连高清电视信号也不是每个电视台都能提供,即便升级了所谓的高清数字电视机顶盒,也只有为数不多的电视台能接收到高清信号。好消息是航天数字传媒已经发布了基于卫星传输的4K整体解决方案,可以64M/秒的传输速度向用户推送4K视频内容,解决了4K电视信号商业化的技术问题。

但如果你购买电视的主要用途不在于看数字电视,而是在网络视频,那么4K片源的发展程度或许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在所有电视厂商中,自上而下来做4K内容建设的有两家,一家是乐视一家是索尼。乐视主要通过自制和引进两种方式来进行4K内容建设,自制分成两块:第一部分依托于乐视影业以及现在已经整合的花儿影视,包括未来能够撬动的产业链上游的相对传统的影视公司,他们都会提供4K内容。中国首部4K影片《归来》就是由乐视影业出品的。第二部分由乐视网自己做项目的开发,拥有包括组团队、投拍、后期制作、营销一条龙的网络。关于引进,乐视表示,一定会是行业内第一个能够成批量获取好莱坞4K内容的公司。

索尼则拥有4K内容完整解决方案,除了拥有4K电影出品公司Sony Pictures,在整个4K产业链中,拍摄、传播、放映等诸多环节索尼都是最佳选择甚至唯一的选择。最新消息显示,索尼还将和华数合作,成为国内首个提供4K影片下载服务的厂商。此前,索尼一方面和Netflix合作推出了《纸牌屋》4K版,另一方面索尼影视出品的包括《超凡蜘蛛侠》、《绝命毒师》在内的70余部电影和剧集都已提供4K片源,这些4K片源通过索尼4K播放机提供给用户。而如今,索尼4K播放器FMP-X10将于8月在国内发布,国内用户也可以第一时间体验到原汁原味的4K影片了。

除了乐视和索尼,其他电视厂商也通过合作的方式在解决4K片源匮乏的问题,比如小米和搜狐合作、联想和百视通合作、三星和芒果TV合作,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动4K片源的发展,可以说4K片源很快将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观赏需求。

文化层面:4K影片正版化仍在寂寞前行

腾讯家电近日发起了一项关于正版4K影片的调查,截至目前有超过15000名网友参与了调查,调查显示,64%的网友认为4K影片的多寡是购买4K电视的关键因素,而另外36%的网友则持相反观点,这意味着,虽然吐槽4K影片匮乏的网友众多,但还有相当的网友并不在乎有没有4K片源。

在4K电视发展之初,言论主要集中在4K片源匮乏,但等4K片源开始普及的时候,用户就能开始安心享受硬件+内容的服务了么?其实不然,同样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只有22%的网友表示愿意接受收费的原生高品质4K影片,而高达73%的网友倾向于免费但质量也不差4K影片,而愿意接受免费但质量差一些4K影片的用户仅占5%。

在目前4K片源并不丰富的阶段,不少厂商为用户提供了2K转4K的视频,美其名曰优化过的4K影片,其实这样的影片无论画质还是音质都达不到4K标准,质量未必比全高清视频高。乐视曾推出了首个4K频道,其中就有大量2K转4K的影片,乐视辩解称,这些内容分辨率是4K的,但部分老片子因为早期拍摄器材限制,所以制作出来的4K效果比理想的稍微差一点。从调查来看,这样的内容显然难以被用户所接受。

4K影片势必会以收费的模式提供给用户,但如何收费值得各大厂商考量,腾讯家电的调查显示,92%的网友支持单部影片24小时租借费用低于20元,93%的网友支持单部影片购买费用低于100元,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网友留言表示希望以更低的价格包月甚至包年来观看4K影片。

此前,索尼在美国提供4K影片下载服务时就采用了24小时租借和永久购买两种收费策略,每部影片24小时租借费用为7.99美元(约合人民币50元),永久购买费用为29.99美元(约合人民币186元),索尼即将和华数合作在国内推出4K影片下载服务,据说价格比美国要便宜,但恐怕很难达到网友期望的水准。

在我看来,国内网友缺乏付费购买正版影片的习惯,随着视频正版化进程的推进,已经开始有网友愿意为正版网络视频付费,但此前的正版全高清视频的收费标准多在2-5元一部,最贵也不超过15元,4K影片收费伊始,如果收费标准大幅提升,恐怕不利于用户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如果正版4K视频也采用免费+收费并行的策略,可能效果更好,新上影片收费,而转制的老影片免费,虽然厂商会有一定的损失,但从长久看还是值得的。

总结:内容如何收费将是4K电视普及关键

4K电视的普及必然会经历硬件、内容、文化这三重门。硬件的部分如今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随着三星、索尼等外资厂商也开始试探性地降低4K电视的售价,硬件层面的普及最先达到。内容层面,4K电视信号是最头疼的问题,但抛开电视信号看3K片源,也逐渐走上正轨,索尼、乐视等一众厂商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把4K影片带给用户。最难达到的是用户习惯的转变,4K影片从一开始就全部免费提供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但完全收费又难以与用户期望达成一致,4K影片正版化仍在寂寞前行,如何找到平衡是各厂商需要探寻的一个问题,也是4K电视真正普及的关键。

监控传输:无线及有线方式优缺点评解

321

监控系统往往要根据不同用户、系统规模、覆盖面积、信号传输距离、信息容量等对系统的功能及质量指标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

监控传输之无线方式

目前无线图像传输尚未形成典型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的技术方式也各不相同,下面就一些可用于无线图像传输的相关接入技术作简要介绍。

CDMA技术

CDMA即码分多址技术,它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CDMA无线网络的移动传输技术具有保密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抗多径衰弱、系统容量配置灵活、建网成本低等优点。对于安全防范系统来说,一般采用低传输帧率以保证传输的清晰度,因为只有CIF以上的图像清晰度才可以满足调查取证的需要。但是,CDMA传输存在带宽不足的缺陷,其下行带宽153K,上行带宽70K~80K,因而传输流畅的视频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由于图像只有几帧,只能以抓图的形式来传输,并且为小画面尺寸,因此无法满足实时移动图像视频监控的需要。

GPRS技术

GPRS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支持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服务,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GPRS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永远在线和按流量计费,不用拨号即可随时接入互联网,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资源利用率高。但是同CDMA一样,它存在带宽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高质量实时的视频监控需求。

Wi-Fi技术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技术,覆盖范围可达100米,Wi-Fi的技术和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成熟。Wi-Fi无线保真技术,其传输速度快,802.11b的带宽可以达到11Mbit/s,而802.11a及802.11g更可达54Mbit/s。但只能做到通视传输、定向传输,难以支持移动传输,从而限制了它在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而且由于安全性较差,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

WiMax技术

WiMax是基于IEEE802.16标准的无线城域网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适用于静止和半静止状态下访问网络,其传输速率可达60Mbps。在安全性方面,WiMAX提供了加密机制,在介质访问层(MAC)中定义了加密子层,通过使用数字证书的认证方式确保无线网络内传输的信息得到安全保护。WiMAX是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采取了动态自适应调制、灵活的系统资源参数及多载波调制等一系列新技术,并兼具较高速率的传输能力(可达70Mbit/s?100Mbit/s)及较好的QoS与安全控制,覆盖范围可以达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动无线城域网环境,然而802.16e获得足够的全球统一频率存在一定难度,且建设成本和设备价格较高。

COFDM技术

COFDM图像传输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和可对抗多径时延扩展等特点,是早期用于军事无线电传输的一种多载波数字通信调制技术,也是较为完备的移动接收和传输技术。COFDM的实用价值主要是突破了视距限制,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并能绕射和穿透遮挡物。它能同时分开多个数字信号,并且可以在干扰的信号周围安全运行。它能够持续不断地监控传输介质上通讯特性的突然变化,其通讯路径传送数据的能力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且COFDM能动态地与之相适应,并接通和切断相应的载波,以保证持续成功地通信。同其他基于OFDM的技术一样,COFDM继承OFDM的优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OFDM技术的普遍不足。对频偏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频偏和相位噪声会使各个子载波之间的正交特性恶化,仅仅1%的频偏就会使信噪比下降30dB。功率峰值与均值比(PAPR)大,导致射频放大器的功率效率较低,高峰均值比会增加对射频放大器的要求,导致射频信号放大器的功率效率降低。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增加系统复杂度。负载算法和自适应调制技术的使用会增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复杂度,并且当终端移动速度每小时高于30公里时,自适应调制技术就不是很适合了。

MiWAVE技术

MiWAVE系统采用4G核心技术,继承了COFDM的优点,摒弃COFDM的不足之处。上行空口技术采用DFT-S-GMC,即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多址,采用DFT进行频域扩频,因而降低了传输信号峰均比,适合上行链路传输。同时DFT-S-GMC采用逆滤波器组变换(IFBT),实现频分复用和频分多址。DFT-S-GMC每个子带的宽带相对于载波频偏和多普勒频移较大。同时每个子带之间具有一定的频域保护间隔,此外每个子带的频谱具有陡峭的带外衰减,这些特征使得GMC对载波频偏和定时误差引起的多用户间干扰具有较强的顽健性,相比于传统的OFDM空口技术性能更佳,MiWAVE下行空口技术OFDMA比传统的FDMA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此外,OFDMA采用时、频两维资源调度,可提供精细的数据率颗粒度,以支持具有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多媒体应用。

相对于利用WiFi、WiMAX、COFDM、CDMA1X等技术的图传监控系统,MiWAVE具有较大优势。MiWAVE系统将上行DFT-S-GMC与下行OFDMA技术有机融合,与上下行都采用OFDMA的系统相比,具有设备功耗小,覆盖范围大,多用户干扰小,以及基站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低等特点。单基站覆盖范围大,最远覆盖半径可达25km,能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组网所需基站数少,成本低。系统拥有高带宽,高吞吐量,单基站可达60Mbps,且组网灵活,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可同频/异频组网,频谱利用率高,支持120km/h的移动通信,支持高速车载使用。可实现视频、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等多媒体交互业务,业务配置灵活,可根据需要配置上下行传输带宽比例,调节上下行吞吐量,以支持特定业务。基于全IP的应急通信系统可通过卫星接入、微波中继、地面固网接入(ADSL、Cable)等多种接入方式与IP骨干网和互联网相连,拓展了应用范围,降低了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成本。

MiWAVE系统基于宽带无线多媒体(Broadband Wireless Multimedia,BWM)国家标准,兼容于WiMAX标准框架,采用了链路自适应、自动混合重传、宽带多载波传输、无线资源调度、扁平网络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链路自适应技术可根据信道状态自适应地调节其发射功率、调制编码方式以及数据的帧长来克服信道的时变特性从而获得最佳通信效果;自动混合重传技术能够很好地补偿无线移动信道时变和多径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可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误码率以确保服务质量;无线资源调度算法则充分利用信道的时变特性,得到多用户分集增益,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采用扁平架构设计的系统不需要BSC这样的集中控制实体,MiWAVE基站将传统BS、BSC的功能以及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某些功能融于一身,使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由于建网所需的元件数量减少,网络变得更加可靠、灵活、易于部署,而且运营成本更低廉。

监控传输之有线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
优点: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系统稳定。
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适合小系统。尤其是现在非标线材盛行的今天,当你发现有视频干扰,加矩阵后字符跳动,通过视频分配器后画面有干扰时,查查自己使用的线缆达标吗?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优点: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标准的光端机都0—20公里传输距离,8路光端机性价比最高,这个跟光头有关系,做光端机的朋友都知道。现在光端机价格很便宜,但质量好的还是很贵。
缺点: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有的工程人员为了省那便宜的光跳线和法兰,直接尾纤接设备了,以后维修的时候你就知道那根跳线和法兰有多重要。

3、网络传输: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2/4、H.264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
优点: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
缺点: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不过我很看好网络传输。

4、双绞线传输(平衡传输):也是视频基带传输的一种,将75Ω的非平衡模式转换为平衡模式来传输的。是解决监控图像1Km内传输,电磁环境复杂场合的解决方式之一,将监控图像信号处理通过平衡对称方式传输。
优点是:布线简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忧性能强。
缺点:只能解决1Km以内监控图像传输,而且一根双绞线只能传输一路图像,不适合应用在大中型监控中;双绞线质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适于野外传输;双绞线传输高频分量衰减较大,图像颜色会受到很大损失。

5、共缆传输:视频采用调幅调制、FSK数据调制等技术,将数十路监控图像、伴音、控制及报警信号集成到“一根”同轴电缆中双向传输。说白了就是有线电视网络倒着走,完全是闭路电视的传输技术,很成熟,很实用。
优点:充分利用了同轴电缆的资源空间,二十路音视频及控制信号在同一根电缆中双向传输、实现“一线通”;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大量节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费用;频分复用技术解决远距传输点位分散,布线困难监控传输问题;射频传输方式只衰减载波信号,图像信号衰减很小,亮度、色度传输同步嵌套,保证图像质量达到4级以上国家标准;采用75Ω同轴非平衡方式传输使其具有非常强抗干扰能力,电磁环境复杂场合仍能保证图像质量。
缺点:采用有线电视传输技术,是个接头工程。对做监控的朋友来说有点跨行业,共缆传输主要在设计这块,当然产品上也有层次。射频的好多东西还是经验很重要的,系统调试技术要求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
弱点工程网提示:根据安防监控工程的现场情况合理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传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