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征识别六大技术未来如何发展?

生物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

sheng2018042701

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技术,根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预计,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生物识别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当中。

sheng2018042702

 

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各个生物特征识别的优缺点是什么,在产业化进程中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以及每类生物特征的代表性企业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讲述。

人脸识别

人脸与人体的其它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其它类型的生物识别比较人脸识别具有如下特点:

非强制性:用户不需要专门配合人脸采集设备,几乎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就可获取人脸图像,这样的取样方式没有“强制性”;

非接触性: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就能获取人脸图像;

并发性:在实际应用场景下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

符合视觉特性:“以貌识人”的特性,以及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隐蔽性好等特点。

当下,人脸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产业链也趋于完善,当下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视觉企业,都在做人脸识别,比如旷视科技(Face++)、格灵深瞳、商汤科技、中科视拓等。

人脸识别在具备较高便利性的同时,其安全性也相对较弱一些。识别准确率会受到环境的光线、识别距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另外,当用户通过画妆、整容对于面部进行一些改变时也会影响人脸识别的准确性。这些都是企业亟待突破的技术难题。

指纹识别

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便实现了指纹采集,且各大智能手机都纷纷实现了指纹解锁功能。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目前国内早已形成了完整的指纹识别产业链,比如,从事指纹芯片设计的上市企业汇顶科技,还有思立微、费恩格尔、迈瑞微等一众国产指纹识别芯片厂商。

虽然每个人的指纹识别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例如,双手长期徒手工作业的人们便会为指纹识别而烦恼,他们的手指若有丝毫破损或干湿环境里、沾有异物则指纹识别功能要失效了。另外对于在严寒区域或者严寒气候下,亦或者人们需要长时间带手套的环境当中,这也将使得指纹识别变得不那么便利。

虹膜识别

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根据富士通方面的数据,虹膜识别的错误识别可能为1/1500000,而苹果TouchID的错误识别可能为1/50000,虹膜识别的准确率高达当前指纹方案的三十倍,而虹膜识别又属于非接触式的识别,识别非常方便高效。此外,虹膜识别还具有唯一性、稳定性、不可复制性、活体检测等特点,综合安全性能上占据绝对优势,安全等级来说是目前最高的。

目前,虹膜识别凭借其超高的精确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安检、安防、特种行业考勤与门禁、工业控制等领域。国内在虹膜识别领域代表厂商有中科虹霸、虹星科技、聚虹光电、武汉虹识、释码大华等等。

掌静脉识别

掌静脉识别系统就是首先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掌静脉分布图,从掌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红外线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

静脉识别具有高度防伪、简便易用、快速识别及高度准确四大特点。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指静脉识别的特征已被国际公认具有唯一性,且和视网膜相当,在其拒真率(相同结构图,而被算法识别为不同)低于万分之一的情况下,其识假率(不同结构图,而被算法识别为相同)可低于10万分之一。但它同样有着难以规避的缺点:

(1)手背静脉仍可能随着年龄和生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永久性尚未得到证实;

(2)仍然存在无法成功注册登记的可能;

(3)由于采集方式受自身特点的限制,产品难以小型化;

(4)采集设备有特殊要求,设计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

目前静脉识别功能在市场的运用并不高,国内知名的企业为富士通、通元微智能科技、智脉科技。

声纹识别

与其他生物特征相比,声纹识别的优势在于:

(1)声纹提取方便,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因此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也高;

(2)获取语音的识别成本低廉,使用简单,一个麦克风即可,在使用通讯设备时更无需额外的录音设备;

(3)适合远程身份确认,只需要一个麦克风或电话、手机就可以通过网路(通讯网络或互联网络)实现远程登录;

(4)声纹辨认和确认的算法复杂度低;

(5)配合一些其他措施,如通过语音识别进行内容鉴别等,可以提高准确率。这些优势使得声纹识别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系统开发者和用户青睐。

当然,声纹识别的应用有一些缺点:

(1)同一个人的声音具有易变性,易受身体状况、年龄、情绪等的影响;

(2)不同的麦克风和信道对识别性能有影响;

(3)环境噪音对识别有干扰;

(4)混合说话人的情形下人的声纹特征不易提取。

所以,声纹识别目前主要还是被用于一些对于身份安全性要求并不太高的场景当中,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智能音响。目前国内的科大讯飞、思必驰、SpeakIn、云之声都有推出相应的声纹识别技术。

步态识别

步态识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种较新的生物认证技术,它是通过人的走路方式来识别人的身份的方法。

步态识别是一种非接触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因为它不需要人的行为配合;特别适合于远距离的身份识别。这是任何生物特征识别所无法比拟的;不容易伪装。是让犯罪分子防不胜防的追捕手段,它不仅可以分析闭路电视捕捉到的嫌犯的行动情况,还能把它们同嫌犯走路的姿态进行比较。在一些凶杀案中,往往凶犯不让你看到他们的脸,但却能看到凶手走路的样子。采集装置简单、经济。因为只需要一个监控摄像头就行。

当前国内步态识别领域的企业,最出名的为银河水滴。

总结

生物识别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变化和需求,生物识别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的交集将成为各行业的着力点。当前的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应用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一些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当中,往往会采用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生物识别技术进行验证。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生物识别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五种调光方法让你全面了解LED照明!

LED的发光原理同传统照明不同,是靠P-N结发光,同功率的LED光源,因其采用的芯片不同,电流电压参数则不同,故其内部布线结构和电路分布也不同,导致了各生产厂商的光源对调光驱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控制系统和光源电器不匹配也成了行业内的通病,同时LED的多元化也对控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果控制系统和照明设备不配套,可能会造成灯光熄灭或闪烁,并可能对LED的驱动电路和光源造成损坏。

led2018042501

市场上有五种LED照明设备控制方式:

1. 前沿切相(FPC),可控硅调光

2. 后沿切相(RPC)MOS管调光

3. 1-10V调光

4. DALI(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

5. DMX512(或DMX)调光

led2018042502

 

前沿切相控制调光

前沿调光就是采用可控硅电路,从交流相位0开始,输入电压斩波,直到可控硅导通时,才有电压输入。其原理是调节交流电每个半波的导通角来改变正弦波形,从而改变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以此实现调光的目的。

前沿调光器具有调节精度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容易远距离操纵等优点,在市场上占主导地,多数厂家的产品都是这种类型调光器。前沿相位控制调光器一般使用可控硅作为开关器件,所以又称为可控硅调光器。

在LED照明灯上使用FPC调光器的优点是:调光成本低,与现有线路兼容,无需重新布线后沿切相控制调光。劣势是FPC调光性能较差,通常导致调光范围缩小,且会导致最低要求负荷都超过单个或少量LED照明灯额定功率。因为可控硅半控开关的属性,只有开启电流的功能,而不能完全关断电流,即使调至最低依然有弱电流通过,而LED微电流发光的特性,使得用可控硅调光大量存在关断后LED仍然有微弱发光的现象存在,成为目前这种免布线LED调光方式推广的难题。

led2018042503

后沿切相控制调光

后沿切相控制调光器,采用场效应晶体管(FET)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设备制成。后沿切相调光器一般使用MOSFET做为开关器件,所以也称为MOSFET调光器,俗称“MOS管”。MOSFET是全控开关,既可以控制开,也可以控制关,故不存在可控硅调光器不能完全关断的现象。另MOSFET调光电路比可控硅更适合容性负载调光,但因为成本偏高和调光电路相对复杂、不容易做稳定等特点,使得MOS管调光方式没有发展起来,可控硅调光器仍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调光系统市场。

与前沿切相调光器相比,后沿切相调光器应用在LED照明设备上,由于没有最低负荷要求,从而可以在单个照明设备或非常小的负荷上实现更好的性能,但是,由于MOS管极少应用于调光系统,一般只做成旋钮式的单灯调光开关,这种小功率的后切相调光器不适用于工程领域。而诸多照明厂家应用这种调光器对自己的调光驱动和灯具做调光测试。然后将自己的调光产品推向工程市场,导致工程中经常出现用可控硅调光系统调制后切相调光驱动的情况。这种调光方式的不匹配导致调光闪烁,严重的会迅速损坏电源或调光器。

led2018042504

1-10V调光

1-10V调光装置内有两条独立电路,一条为普通的电压电路,用于接通或关断至照明设备的电源,另一条是低压电路,它提供参考电压,告诉照明设备调光级别,0-10V调光控制器之前常用在对荧光灯的调光控制上,现在,因为在LED驱动模块上加上了恒定电源,并且有专门的控制线路,故0-10V调光器同样可以支持大量的LED照明灯。但应用缺点也非常明显,低电压的控制信号需要额外增加一组线路,这对施工的要求大大提高。

led2018042505

DALI调光

DALI标准已经定义了一个DALI网络,包括最大的64个单元(可独立地址),16个组及16个场景。DALI总线上的不同照明单元可以灵活分组,实现不同场景控制和管理。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DALI控制器控制多达40~50盏灯,可分成16个组,同时能够并行处理一些动作。在一个DALI网络中,每秒能处理30~40个控制指令。这意味着控制器对于每个照明组,每秒需要管理2个调光指令。DALI并不是真正的点对点网络,它是代替1~10V电压接口控制镇流器。相对于传统的1-10V调光,DALI的优点在于每个节点都具备唯一地址码,并且带反馈,更远距离调光不会像1-10V那样出现信号衰减,但是工程实践中这个距离还是不宜超过200米。

显然DALI不适合LED照明控制,一个DALI网络只能控制21盏全彩LED灯具。DALI是面向传统照明控制的,注重的是系统的静态控制及可靠性、稳定性、兼容性。而LED照明系统的规模远远大于DALI系统,主要追求灯具艺术效果表现力,适当的兼顾系统的智能化,这就要求系统需要接入更大的总线网络,具有无限扩展能力和较高的场景刷新能力。因此,DALI系统在大型照明工程中往往作为一个子系统被并入其他总线系统。

DALI调光的优点不用赘述,缺点仍然是令人讨厌的信号线布置和高企的价格。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DALI调光驱动为了确保单片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在关灯时仍然需要待机耗电。
led2018042506

0DMX512调光

DMX512协议最先是由USITT(美国剧院技术协会)发展成为从控制台用标准数字接口到控制调光器的方式。DMX512超越了模拟系统,但不能完全代替模拟系统。DMX512的简单性、可靠性(假如能够正确安装和使用的话)以及灵活性使其成为资金允许情况下选择的一种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DMX512的控制方式,一般是将电源和控制器设计在一起。由DMX512控制器控制8~24线,直接驱动LED灯具的RBG线,但是在建筑亮化工程中,由于直流的线路衰弱大,要求在12米左右就要安装一个控制器,控制总线为并行方式,因此,控制器的走线非常的多,很多场合甚至无法施工。 DMX512的接收器需设置地址,让它能明确接收调光指令,这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不方便。 多个控制器互联来控制复杂的照明方案,操作软件设计的也会比较复杂。因此,DMX512比较适合灯具集中在一起的场合,如舞台灯光。

综上所述,DMX控制器的主要缺点在于需要特别的接线布局和类型,并需要一定的编程,以便设置基本颜色和场景,这对后期维护的成本较大。

屏下识别、超薄、激光投影键盘,这家智能锁企业居然用上了黑科技

如今,智能锁虽然非常火热,但真正以科技和创新赢得市场及用户的智能锁企业可谓凤毛麟角,甚至有不少企业生怕错失智能锁这个“风口”,不得不实行拿来主义,看谁家的产品好或者技术先进,就直接copy过来,稍加改动就变成自己的产品。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智能锁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这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喜欢copy,这家位于广东佛山的智能锁企业就极为注重科技与创新,并将超薄、屏下识别、激光投影数字键盘等当下最火热、最新的技术和概念应用到智能锁领域,为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智能锁行业带来了一股清流。

zj2018041101
智家人董事长卢国钊

这家企业便是佛山智家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家人”),在前不久的上海建博会上,它便是凭借超薄、屏下识别、激光投影数字键盘等新技术和新概念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专业观众,成为此次展会最大的亮点。在接受《门锁世界》采访时,智家人董事长卢国钊表示:“只有科技创新,才有品质创新。”或许这就是智家人敢于率先在业内推出和应用最新技术和最新概念的缘故吧!

智家人智薄系列 ——是手机,还是智能门锁?

你能想象一把智能门锁的厚度只有6mm吗?可能没见过实物的人都不敢相信,但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一把智能门锁确,它便是智家人的Z-AIR智薄系列智能门锁。

别看Z-AIR智薄系列智能门锁最薄的只有6mm厚,但它的功能与普通智能锁一样一应俱全,甚至还拥有许多传统智能锁没有的黑科技和新技术。除了指纹、密码、卡片、手机APP等基本的开锁方式和功能之外,它还拥有极具创新的旋钮把手设计,给整把智能门锁带来了不少科技感,而且它还采用超低的绿色低耗能设计,4节碱性电池便可实现8000次的持久续航。

谈到超薄设计时,智家人董事长卢国钊向《门锁世界》介绍:“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把手机放在门上,然后变成一把智能门锁。智家人超薄智能锁由方和圆两个设计元素组成。在设计界里,方和圆是变化无穷的最基本的设计元素,讲究的是点线面的融合。圆是一个点,面是一个方,点线面就是一个立体的设计概念。”

他进一步解释道:“方和圆在设计界里面是超级简单的设计符号,同时也是最难的设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反而才是最难的设计。而智家人却在国际特级建筑设计大师JACK.Y的协助下把这种最难的设计变成了现实,让方形的面板和旋转的圆把手完美融合,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美感。”

当然把智能锁做薄不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更是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卢国钊坦言:“我们为什么要做超薄?把超薄概念引入智能锁行业,也是为了证明智家人的技术水平。我们都知道,把产品做厚、做大是很容易的,把产品做薄、做细、做精才是最难做的。我们智家人能做出来,说明我们的制造技术、工艺水准、设计水平已领先于业内。”

zj2018041103

其实,很多消费者第一眼看到Z-AIR智薄系列智能门锁时都会爱不释手,无不被它炫酷、超薄和极具科技感的外观深深吸引;甚至不少同行企业看到之后都说:“这把锁不简单,能做出这把锁的企业更不简单。”

引入屏下识别技术——为了科技,更是为了安全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和科技引领者,苹果每一代手机都成为市场和用户关注的焦点。自iPhone8上市带火了人脸识别技术之后,很多视频网站、手机网站均在纷纷猜想,下一代iPhone手机会是什么样的,将带来哪些黑科技,而屏下识别技术也成了各大媒体猜测的对象。

zj2018041104

屏下识别技术是否会应用在下一代的苹果手机,目前还是个未知数,但国内的vivo却抢先一步,把这种技术应用到了自家的vivoX21手机上,而且凭借这一技术受到了众多用户的追捧。而在智能锁领域,一向以“科技创新”为发展理念的智家人,也走在了行业前列,率先将屏下识别技术应用到了智能锁上。

卢国钊向《门锁世界》介绍,智家人之所以将屏下识别技术应用于智能锁,首先是当前最常用的半导体及光学指纹头,必须通过手指触摸指纹头上硅晶片才能识别指纹开门,所以容易对指纹头的电子元器件造成摩擦和损坏,而屏下识别的指纹头是在屏幕下方,屏幕就相当于一层保护膜,指纹头的电子元器件不会因为物理摩擦而被破坏;

其次,屏下识别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更炫酷,而且科技感十足,能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再次是屏下识别的各种物理性非常出色,比如防水方面比传统的半导体和光学指纹头好,使用范围更广。

那么,屏下识别技术的应用能给用户哪来哪些改变呢?卢国钊介绍:“除了让智能锁更具科技感之外,以及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之外,屏下识别相比传统的半导体及光学识别,它更具隐蔽性。”

“锁的职责是保护用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所以每家每户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开锁的端口在哪里。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半导体指纹头,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开锁的端口在哪里,只要破解了这个端口就可以破解整把锁。而屏下识别只有使用者才知道指纹识别的端口在哪里,所以他更具隐蔽性,因此它的安全性和防盗性能更好。这就是我们智家人采用屏下识别技术最主要的原因。”卢国钊说道。

激光投影键盘——让不法分子找不到破解密码的端口

如今的智能锁,指纹、密码、手机APP、卡片等已成为了最基本的开启方式,而指纹+密码的组合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传统的亚克力或是玻璃屏都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用户使用密码开门时容易残留痕迹,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紫光灯照射获取用户密码,给用户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zj2018041105

为了解决智能锁开锁密码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取的弊端,智家人在业内率先将激光投影键盘引入到智能锁领域。卢国钊介绍:“激光投影键盘与屏下指纹识别一样,拥有很好的隐蔽性,而且不会像玻璃面板及亚克力面板那样容易残留指纹,所以不法分子很难通过紫光灯获取用户的密码和指纹;同时,运用激光投影键盘的智能锁,无论是近看还是远看,面板上看不出任何的数字键盘,只有用手触摸面板之后,智能锁才会通过激光背投的技术将数字键盘显示在面板上。”

 

“由于数字键盘没有直接显示,所以智能锁的密码区有更好的隐蔽性,因此它的防盗性能也更好;此外,采用了激光投影数字键盘之后,整把锁看起来也更具科技感,能满足更多年轻用户的需求。”卢国钊如是说道。

结  语

其实,智家人的智能锁好不仅仅是因为敢于在业内率先采用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在生产环节的创新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外观抛光,智家人引入了全球最先进的机器人抛光生产线;焊接方面,智家人引入了激光焊接技术和生产线之后,其焊接精度达到了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智家人不仅在研发和设计环节就非常注重科技与创新,在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中同样无处不体现着科技和创新,这或许就是卢国钊“只有科技创新,才有品质创新”的最好诠释吧!

【应用案例】雍敏科技Zigbee核心技术助力曼顿升级智慧用电方案

据统计,2011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52.4万起,造成3261人死亡、20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余元,均占全国火灾总量及伤亡损失的30%以上;其中重特大电气火灾17起,占重特大火灾总数的70%。

电气火灾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4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与公安部消防局、教育部办公厅等连续发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推进智慧消防,智慧用电建设。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智慧空开(RC-MCB)中国能源行业标准,从国家能源政策和行业标准层面推动用户智慧用电建设。雍敏科技合作伙伴之一的曼顿全程参与这一次新标准的编制。作为中国品牌的曼顿第一次领先国际电气巨头,率先推出了基于创新技术的用户侧电能管控的专业产品。

zig2018040501

图:曼顿空开的联网方式

 

创新智慧空开变身“安全管家”

微型断路器,俗称空气开关,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传统空开具有一定的用电安全保护功能,但因为线路过流检测不是数字的,不能实时精准断路;漏电保护功能也无法自动自检等技术局限,所以人触电伤亡和电气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

曼顿新型智慧空开,使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比对、运算、分析和记录,当用电故障发生时,可以快速、准确发出断电指令,最快可以在0.005秒内切断电路,比国家标准快了近20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过流精准、及时断路,漏电保护功能自动自检等,从而大幅提升人触电发生时的生命安全保障,以及电气火灾预警和预防水平。

曼顿的智慧空开可以检测的最小漏电流是1mA,基于用户手机端的管理APP,用户可以随时做漏检自检测。实际上,曼顿的方案里还设置了定期漏电自检功能,一旦有线路异常,会推送报警信息,提醒用户排查隐患。而且出现这种情况之后,空开会自动断开,必须手动才能闭合,远程遥控无法将其闭合,强制用户做线路排查,保护用户人身安全。

zig2018040502

图:曼顿智慧空开

 

雍敏Zigbee核心技术助力安全升级

在曼顿全新系列产品的核心技术与协议方面,雍敏科技携Zigbee技术助力其产品进行技术与安全升级。基于Zigbee技术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安全可靠等特点,曼顿智慧空开及智慧云平台会将用户侧的电流、电压、漏电流、温度、细分电量和故障报警等数据与建筑智能化、智慧能源、办公节能、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慧酒店、智慧社区、智慧充电桩以及电气火灾安全监管等系统集成对接,实现远程控制,实时报警,统计运算、能源服务,节能管理与大数据分析。

zig2018040503

 

未来智慧空开市场潜力巨大,增量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而面临智慧升级的存量市场更是高达万亿级别。雍敏科技将继续携手曼顿等行业领先企业,基于Zigbee技术深度服务智慧消防与智慧用电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实现全民绿色安全用电的同时,振兴我国的相关科技发展和品牌升级,实现民族品牌的更多超越。

zig2018040504

华为发布HiAI人工智能引擎:P20首发兼容

在去年推出麒麟970 SoC上,华为展示了这款芯片的人工智能特性,通过内置神经处理单元(NPU)可以更快速的识别文字以及图像、场景内容,据XDA报道,华为已经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引擎HiAI,华为P20系列将首发兼容。

据华为介绍,HiAI引擎可以扩展应用程序功能,集成了多种AI功能,使应用程序更加智能和强大。”开发人员现在可以下载DDK(驱动程序开发工具包),SDK和IDE HiAI引擎。

HiAI引擎的应用功能其中之一的亮点是计算机视觉(CV)引擎。计算机视觉引擎是指“计算机模拟人类视觉系统以感知周围环境,确定,识别和理解空间组成的能力”。CV引擎的功能包括图像超分辨率,面部识别和对象识别。

HiAI引擎还包括一个自动语音识别(ASR)引擎。该引擎只对中国境内开放,ASR引擎是将人的声音转换为文本的功能,其功能包括语音识别,语音转换和文本转语音(TTS)。

自然语言理解(NLU)引擎也是HiAI引擎功能的一部分,但与ASR引擎一样,它只对中国境内开放。它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的声音,这使他们能够进行沟通或自然行动。其功能包括分词,文本实体识别,情绪倾向分析和机器翻译。

华为发布HiAI人工智能引擎:P20首发兼容

hw201804001

HiAI引擎的功能如下:

场景检测:它通过识别图像内容中的场景来“快速分类”图像。华为表示,目前支持多种场景的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文件校正和文件检测:这是一个可以校正文件角度的辅助增强功能。它还可以自动识别图像中文档的位置信息。

人脸检测和面部比较:华为称,在人脸检测中,检测给定图像中人脸位置,特征点和姿势的信息,并返回高精度面部直角坐标。

图像分类标签: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场景和行为等信息。

图像超解像:华为称可以智能放大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它还可以在保持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清晰,更清晰的图像。

特征图像超解像:可以将包含特征的图像放大9倍。它还可以“增强”图像上字符。

代码检测:据华为称,代码检测通过读取快速响应(QR)码和条形码来获取代码中包含的信息,从而随后提供相关服务。代码检测功能集成在应用程序中。

挑战脸部辨识技术,中美团队用红外线投射成功“变脸”

ai20180403043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持续进步,图像辨识系统已经广泛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设备也开始运用了脸部辨识技术来进行身份认证,但这项技术的安全性真的是无懈可击吗?

正如同先前迷幻贴纸、棉花田演唱会图片的研究,研究人员正试图透过测试任何潜在的黑客手段,让图像辨识技术能够更加安全,而来自中美两国研究团队近日则在arXiv平台上公布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他们发现如何欺骗“脸部辨识”应用的细节。ai20180403041

帽子中放置的红外线LED(Source:ZheZhou)

其实团队的概念非常简单,要欺骗脸部辨识应用,最直接的就是为受辨识者“替换”一张脸。为了达成这一点,团队先是运用深度神经网络解读一些人物脸部图像,再透过棒球帽中连接的微型红外线LED,将解读过的人脸图像运用无数个红外线光点投射到受辨识者脸上,进而达成掩盖身份的效果。

而当然,由于投射的是其他人的脸孔,只要概念成功,在以脸部辨识系统做为身份认证的前提下,让受辨识者冒充他人身份也是可以做到的。

为了检验这项理论,研究团队选择了4张随机照片尝试欺骗脸部辨识软件,其中也包含了美国音乐人魔比(Moby)的照片。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只要受辨识者与投射脸孔来源长相有些微的相似,这个欺骗脸部辨识系统的成功率约可达到70%。ai20180403042

下方第一列数字指的是受辨识者与投射脸孔来源对象的距离,第二列则是理论上应用后的差距,第三列则是实际差距。(Source:ZheZhou)

由于红外线(Infrared)是一种非可见光,人们单凭肉眼并无法察觉,同时贴在帽沿内侧的LED体积也非常小,甚至也可以藏在其他穿戴物中使用,即使有着人类保全也很难察觉系统被欺骗的情况,这让被利用的可能性又更加提升。

当然必须提及的是,这只是一个小型研究还未经过同行评审,因此可能存在一些争议,但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和测试,团队认为以身份认证或监控关键场景的需求来说,现今的脸部辨识技术距离安全可靠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相关研究者应该更加关注红外线的威胁性。”

房间太小玩不了 VR?空间压缩技术了解一下

今年已经 2018 年了,虚拟现实(VR)仍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繁荣起来,不过这事儿这也不能全怪 VR 技术不成熟,很多显示原因也得背锅,比如房价。不管商用还是自用,想要有所谓「走进虚拟世界」的沉浸感和自由体验,房间面积没个上百平基本没戏,在虚拟世界里走两步就出现边界提示,或者干脆一脚踢到墙角,是现在 VR 体验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