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光学快报》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的新型可调窗玻璃中间是一层玻璃或者塑料材料,两侧覆盖了透明、柔软的弹性体,弹性体上又喷了银纳米线涂层。银纳米线涂层尺度很小,不会散射照射其上的光线。但是,当施加一个外部电压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种方式与传统的电化学调光玻璃决然不同的是,它是不通电透明、通电不透明,而电化学的是通电透明、不通电不透明。
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两侧的银纳米线获得能量向彼此运动,从而对弹性体挤压导致其变形。由于银纳米线在表面的分布不均匀,所以弹性体也呈不均匀变形。这导致表面粗糙,散射光线,玻璃就会变得模糊。
研究人员说,关键是整个变化过程发生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内。此外,他们还发现,弹性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与外加电压相关,电压值越高,表面就会变得越粗糙,玻璃也就越模糊。这也就是说实现了0~100%的变化值,这与传统的化学可调光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传统可调透明度的窗玻璃,通电透明、不通电不透明,但都是基于电化学反应来实现调节功能,工艺成本较高。调光膜有一个静电贴胶的背面,可以让自身剥离或者黏贴在玻璃上,外面不需要安装任何电动窗帘,看似方便,但是效果好的调光玻璃成本很高,劣质的调光玻璃就算通电后也无法达到很清晰的透明度,有一种看似“雾霾”的效果。
编辑点评:如果你热衷于又大又宽敞的玻璃窗,但是又怕缺少隐私保护,这种可调光玻璃的选择是最佳的,比窗帘干净大方,又不失生活的原生态感。但可调光玻璃的应用没有大面积被推广的原因就是成本过于高昂,对于每平米几百到几千的传统可调光玻璃而言,只有高档的商业场所或居家场所才会使用,而且雾化效果只能保留在两个极限值——清晰或模糊,化学反应VS物理反应,我相信消费者会选择后者,而且成本更低更安全。对于这种新型物理调光膜的1秒内变化速度,并不是很快,好的电化学调光膜在400毫秒就可以完成模糊到清晰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