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都市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急需要升级。当下城市的交通运输、能源、水和垃圾排放系统的传统设计都无法支撑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城市病到处都是。虽然目前城市是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核心,但是它们排放着巨量的污染空气和水,还有数不完的垃圾。
各种防止空气污染排放超标的措施在各个大都市间上演,英国伦敦的Oxford区,去年一年的空气超标只有不到5天,这只是一个大城市的进步,但是目前空气污染是世界性问题,中国每年要减少相当于1000万人口城市的排放量污染,压力相当之大。
如果不考虑人,只是强制关闭那些高污染的城市,是不现实的,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随着物联网的变革,最好的解决方法,摆在各国政府面前,就是智慧城市的建设。
总体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只需要两样东西:网关和传感器。
网关将会搭载最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各项协议,如现在流行的Wi-Fi、Bluetooth、ZigBee、4G等,来搜集各个传感器的监测信息,并上传到云端在服务器处理,最终得出控制命令。
未来的传感器将会无处不在,会内嵌到各种设备中,来测量声音、温湿度、PM2.5、加速度、惯性、数字指南针、图像、陀螺仪等等,相当于人的感官知觉,硬件搭载的这些传感器都是低功耗的且多功能的。
对于目前IoT领域的公司,政府要升级老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它们都是重大利好。全球未来智慧城市传感器的需求量将会在2020年达到4000亿美金,这是难以想象的规模,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IoT公司的生存环境将会随着智慧城市的崛起越来越滋润。
智慧城市可以着手的点有哪些方面?
例如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有效的管控建筑的内耗使用,当市区用电处在高峰期时,可以自动进入节能模式,而且可以监控智能设备的用电量,待机不会使用的设备全部暂时关闭,等用电高峰期过,再进入正常模式,所有设备恢复正常,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电网过载。
城市智能路灯的建设,可以让路灯随着光亮度的变化而变化,亮度高灯灭,亮度低灯亮,还可以把控所有建筑的空调使用情况,如果是过度浪费使用,如温度调整过高,智能电网系统反馈后会自动将空调调整为适合值。
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是所有城市管理者最头疼的,汽车自动驾驶将会改变城市的拥堵情况,汽车驾驶辅助系统正在兴起,智能汽车的崛起将会带动传感器供应商和半导体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将会减少摄像头图像判定的使用,用图像反馈判定汽车的行驶会严重滞后,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和处理器。
现在的智能汽车制造商允许OEM制造商们在汽车里嵌入更多的处理器,就目前的汽车来说,单独的模块就有20~100个用于实时的系统中。而自动驾驶的汽车需要多更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微控制模块。
软件做的越来越复杂,操作也越来越繁杂,怎么解决?多线程与虚拟化功能将在汽车更复杂的软件中使用。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将会装备最先进的5G通讯,来保障汽车的实时数据读取,例如周边车辆的时速、周边道路的繁忙情况、周边车库的空位情况,让车自动原理拥挤区域,以减少交通拥堵与交通事故发生。
我们暂且叫这功能叫M2M,machine-to-machine,车与车之间互联,车与外围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互联,而人只是被保护的承载者。
世界人口的老龄化正在加剧,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全球医疗费用的开支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尤其是在老年人这一块的昂贵医疗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世界各个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着手建设智慧医疗保健项目,随着健康诊断设备的可穿戴化,医疗工作人员可以提前预知不断恶化的体征参数,提前诊断提前治疗可以减少大量不必要的后期医疗支出,患者数量也会大大减少,最终受益的是政府的医疗保险财政支出。
例如,苹果推出的HealthKit软件框架,允许开发者在框架内开发健康和健身监测设备的应用程序,支持iOS 8以上版本,这些软件可以测量用户的体重、血压、血糖水平和哮喘吸入器的使用次数等等。这些健康数据都会用来判断是否患有癌症、心血管、糖尿病、帕金森等疾病。国内的微信医疗挂号、预约在也铺天盖地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编辑点评:这篇文章谈了目前智慧城市的落地项目,智能电网、智能汽车与智慧医疗如何落地很简单,一步步的走,这个过程需要政府、公司、人、物的共同协作打造,未来在智慧城市的路上有19999个困难,我们只要解决掉这19999个困难,就会落地。首先是处理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中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再次是使用国内政策的倾斜来聚拢相关企业与技术资源,然后是大科技公司在政策的推动下去引领智慧城市的建设,云端的服务器、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等得参与进来,最终成型还需要人和文化的融合才能让每个智慧城市都结合本地实情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