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居住者的立场,从功能的角度看家居生活,生活场景和生活动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活场景,即某人某时在某区域做某件事。例如,一家人在餐厅吃饭,男主人与朋友在客厅聊天,小孩在书房读书,等等。生活场景一般公认度很高,与房间的定义直接相关。
生活动线,即某人从一个生活场景转移到另一个生活场景的路线。例如,老人从客厅回卧室睡觉,一起看电影的客人起身如厕,女主人起床后到厨房准备早餐,等等。生活动线一般被分为三种动线:居住动线,访客动线和家务动线。
智能家居的意义在于保证每个生活场景的舒适度,同时关注在生活动线中,切换舒适场景的简便性,还需要确保整宅的安全感。
众所周知,改变环境是由各种操作相对复杂的电器来完成的。而智能系统是依据居住者的要求,用最简便的方式让电器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启停。因此在生活场景中和生活动线上,理解人的要求,了解环境因素,并通知相关电器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对智能家居的基本要求。说穿了,就是将复杂的要求,转化为操作的简单。
那么首先,智能家居怎么理解人的要求呢?这要从人机交互说起。
最原始的该是墙装的控制面板了,为了不强制客户改变沿袭多年的使用习惯,它最有存在的价值,当然改变一下操作模式是必须的,因为它可以直接关联生活场景,在操作中一般不会产生质疑。墙装的控制面板还用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智能系统里,它是最基础的智能控制单元(总线系统的特性),因此稳定性相对最高,当出现系统问题的时候可以作为基础操作。
最离不开的该是手机了,无论出门还是在家,几乎已经是手不离机,丢手机?不太可能了吧!因此手机作为懒在沙发上或赖在床上的补充控制手段,应该不可或缺。手机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首要的条件该是操作界面足够“人性化”,即不用学习,拿来就用。补充条件该是快速进入。手机控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弥补“忘了”。忘了是否关了(任何电器),可以远程确认,确认没关,可以远程去关。无论你是离开了家,还是到了另一楼层,还是到了另一个房间。
最倡导的该是语音控制了,说句户就妥了。这无疑是伟大的功能,虽然有点絮叨,“听话”该是最被大众喜欢的了。优势显而易见,当然也会并存着劣势。首先要语音唤醒,也就是要叫它的名字,听到它回答“在呢”,它才开始“听话”。其次,如果距离音箱太远,环境噪音过大,都可能会造成它“不听话”或“听不懂”,只能试试走近点,或换一种表达方式重复了。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有可能在你没叫它时,误认为需要播放“音乐”,尤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然这项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相信不久的未来,它一定是完美的智能生活伴侣。
最期盼的该是多样化探测器的加入了。现有的较比常用的探测器有:人体红外和微波探测器、指纹探测器、人脸探测器、光照探测器、温湿度探测器、空气质量探测器等等,可分为人体探测器和环境探测器。这两类探测器合理地搭配使用,可以作到“完全自动”,即不用动脑来判断,又不用动手来操作。举个例子:老人使用指纹锁进入家门时,一层开放区的空调开启到25度,一层老人房更衣室的灯打开;而女主人回家时,一层开放区和二层主卧区的空调同时开启到22度,主卧衣帽间灯打开。毋庸置疑,高质量探测器的全面应用,加上大数据的应用分析,才是智能家居的方向,也就是物联网在家居上的应用。但广泛应用的前提是探测器的探测值足够精确,应用位置足够合理,当然外形的美观也很重要。
总之,面板+手机+语音+探测的应用,加上设计师对生活场景和生活动线的把控,就可以得到“智能生活”。
理解了人机界面,就理解了人通过怎样的方式告诉智能系统“我要的场景”,并获取它是否已经正确运行的反馈信息。
对于场景设置,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了解环境。
我们自己虽然可以感觉到亮或暗、冷或热,但即感知不到精确的数据,又不知道对我们健康保障的正确指标。因此如果要让自己生活在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必须借助“环境探测器”的参与。依据探测器提供的环境实时的精确数据,加上健康标准指标数值,智能家居就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相关电器来优化环境。而居住者只需要“依赖”,不需要“了解”。比如,适合读书的最低照度;适合睡眠的温度,保证健康的空气质量等等。当然还有安全隐患的探测,如火灾,漏气,漏水,漏电等等,也是环境探测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报警提示以确保及时处置。
环境探测,是生活无忧的前提,也是智能家居的必要条件。当然有些探测器可能需要特殊安装,也可能在日常使用的电器中已经存在,只要安装位置合理,就可以收集正确且精确的数据,就可以利用在智能家居的系统中,作为了解环境因素的手段。
智能家居,通过环境探测器这个“感知器官”主动感知环境,如同增强人的五官;通过面板、手机、语音和人体探测器这些“接受器官”来被动接受来自人的需要,如同延长了人的四肢。接下来由“微电脑”将感知和接受到的这些内部信息,同时可能会辅助以来自“云”的外部信息,经过分析后,将优化了的“生活场景”告知相关电器进入恰如其分的工作状态,完成了人的大脑不可能完成的“运算”。
接下来,就该明确“生活场景”了。说得通俗点,就是与生活状态相匹配的电器如何运行,以确保环境在某时某地某人干某事时,安全、健康、舒适。这四某就是生活的四要素,它与场景的设置紧密相关。
①在哪——已经规划好的生活空间: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卫生间等。这些生活空间又分为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
②干什么——看电视、吃饭、睡觉、看书、如厕等日常生活状态。
③什么时间——白天还是夜里,每天还是每周,冬天还是夏天。
④谁——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成员和临时访客。
对于场景的设置,与生活四要素密不可分。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方法:根据四要素,优化每一个场景的表达方式(名称或图形)——让居住者操作方便,并配置与之相关电器的运行状态——让居住环境安全、健康、舒适。
步骤:从共识的基础场景开始,然后在实际应用中再逐渐精细化到定制场景。装修结束,刚刚入住时,设计师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居住者的生活习惯,设计师要依据大众的生活模式和以往的设计经验,同时要顾及居住者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新手”这一特征,设置“基础场景”。应用中,居住者适应了基础场景的操作,发现了这些场景与个人习惯的差异,察觉了操作的不便,此时精细化地定制就可以开始了。
基础场景,始于“在哪”和“干什么”的相互关联。
例如,卧室一定是用来睡觉的,关联的场景无非是“睡眠”、“起夜”、“晨起”、“离开”,附加的场景也与该与卧室的布局相关联。如果有书桌在床边,当然该附加“阅读”场景,如果有电视机在墙上,就需要“电视”场景。
基础场景,深入于对“什么时间”应用,这部分来自于设计师的经验,及对环境细节的把控。
例如,最简单的当属“晨起”场景了,如果每天定时为早六点,周末的懒觉怎么办!如果公卫有窗,白天的光线足够,同样是“如厕”场景,白天可以只打开排气扇,晚上才同时打开厕灯。至于“会客场景”,如果窗外的风景如画,即便是阳光灿烂的白天也该打开遮光的纱帘,如果别墅之间的距离过近,白天就该关上纱帘,晚上甚至要关上布帘。
基础场景,细化于对“谁”的理解。对于私密空间,在没有充分了解居住者习惯之前,只能细化到居住者的类型:老人、孩子或成年男女。
公共空间就需要着重考虑共识的基础场景。即便在后续的精细化定制过程中,要充分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也该只考虑在手机等辅助界面来完成。
基础场景,必须防患误操作——先本地,再异地,最后异层,以操作的结果能被“看到”为最佳。尤其是在公共空间。
例如,在公卫外,不要设置对卫生间操作的场景,避免有人在如厕时被误关灯。在厨房,不要设置对门外餐厅和起居厅操作的场景,以免新来的保姆按了面板,发现厨房的灯不亮会反复操作。尤其在楼梯口设置“离开本层”时,不要对封闭的房间进行操作。
当然,在智能面板上的操作指示应该尽量明晰,但也只能是场景名称或图形,理解的方式可能会因人而异。因此为了减少误操作,场景设置必须尽量避免误操作。
精细化定制的程度,取决于居住者自己发现的真实困境。只有理解了真正的需求,才能定制出适合的调整方案。
多年的经验表明,只有将生活四要素融入场景设置,先基础后定制,才能让智能家居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让使用者体验到智能家居的伟大。